【摘 要】
:
储藏是马铃薯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不恰当的储藏条件会导致马铃薯发芽、腐烂,发生品质劣变。涂膜保鲜是一种成本低、使用方便的保鲜方法,但保鲜效率有待提高。本文采用正交试验、储藏动力学试验、代谢差异物筛选等手段,研究壳聚糖涂膜保鲜马铃薯的方法,建立马铃薯储藏品质劣变动力学模型,探讨壳聚糖复合涂膜保鲜马铃薯的抑芽机制,为马铃薯储藏保鲜提供理论基础和高效的储藏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壳聚糖涂膜保鲜马铃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储藏是马铃薯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不恰当的储藏条件会导致马铃薯发芽、腐烂,发生品质劣变。涂膜保鲜是一种成本低、使用方便的保鲜方法,但保鲜效率有待提高。本文采用正交试验、储藏动力学试验、代谢差异物筛选等手段,研究壳聚糖涂膜保鲜马铃薯的方法,建立马铃薯储藏品质劣变动力学模型,探讨壳聚糖复合涂膜保鲜马铃薯的抑芽机制,为马铃薯储藏保鲜提供理论基础和高效的储藏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壳聚糖涂膜保鲜马铃薯工艺优化研究壳聚糖和萘乙酸甲酯的浓度、储藏条件对马铃薯储藏过程品质的影响,确定适宜的壳聚糖复合涂膜的工艺方法和储藏温度。将1%(w/w)的壳聚糖溶于水中配制成壳聚糖涂膜剂,将其涂抹于经臭氧处理的洁净的马铃薯表面,再用20 mg/kg(萘乙酸甲酯/马铃薯)的萘乙酸甲酯覆盖于马铃薯表面,密封5天后于10℃储藏,马铃薯保质期达到120天以上。储藏120天时,发芽率(<16.67%)低、硬度(520.17g~550.31 g)损失小、色泽(60.66~61.7)明亮,符合相关标准,感官品质优良。2马铃薯储藏品质劣变动力学采用壳聚糖复合涂膜最优工艺对马铃薯进行处理,与4℃冷藏、22℃储藏进行对比试验,研究马铃薯储藏过程中的品质劣变动力学。马铃薯在储藏过程中,由于氧化、内源酶催化、以及二者的共同作用,使马铃薯硬度降低,色泽变暗,失重率增加,维生素C、淀粉、总酚、可溶性蛋白质分解,导致品质劣变。较低温度时氧化反应、酶催化反应速度较低,品质劣变较慢。以氧化作用导致的马铃薯品质劣变程度较小,酶催化分解次之,两者的共同作用对品质劣变影响最大。采用一级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和Arrhenius方程拟合氧化劣变、酶促劣变(淀粉)和综合效应(总酚、硬度)的规律具有较高的精度(R2>0.9)。采用线性模型和Arrhenius方程拟合色泽、失重率的劣变规律具有较高的精度(R2>0.9)。在马铃薯品质劣变过程中,复合作用导致的品质劣变耗能最多,酶催化作用次之,氧化作用最低。采用壳聚糖复合涂膜10℃储藏马铃薯,能够降低反应速率,有效抑制品质劣变。3壳聚糖复合涂膜保鲜马铃薯的抑芽机制将壳聚糖复合涂膜最优工艺与4℃冷藏、22℃储藏进行对比试验,探讨壳聚糖复合涂膜最优工艺的抑芽机制。壳聚糖复合涂膜保鲜马铃薯具有呼吸机制、酶促机制、激素机制和代谢4种抑芽机制。呼吸机制通过壳聚糖的隔氧效应,降低呼吸作用,抑制发芽。酶促机制通过壳聚糖和温度抑制关键酶(多酚氧化酶、α-淀粉酶、过氧化物酶、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减缓代谢反应速率,从而抑制发芽。植物激素机制则是通过壳聚糖和萘乙酸甲酯控制关键激素(赤霉素、玉米素、生长素)处于较低水平,抑制生长发芽。代谢机制通过壳聚糖和温度使代谢反应速率降低,抑制发芽所需养分的产生,限制信号传递和物质转运,从而达到抑制发芽的目的。
其他文献
本文的研究对象红球菌(Rhodococcus sp.)B7740源于北极海洋,是我国北极科考队第三次科考期间于北极站点B77处(14649.28W,76°58.08N)25 m深的海水中获得的菌株。因其生长环境特殊,颜色鲜艳,引起了极大的研究兴趣。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其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包括类胡萝卜素和类异戊二烯醌类物质,均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和营养价值,其中的甲基萘醌MK-8(H2),目前鲜见有关
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是中国产量最大的养殖淡水鱼品种,2019年中国草鱼养殖产量达553.3万吨。草鱼鱼肉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且必需氨基酸含量较高等优点,深受消费者喜爱。但草鱼常因养殖密度高、投饵量高、水质差、运输过程中的氨氮等胁迫而使氨氮化合物在鱼肉中积累,导致鱼肉风味品质下降。采用湖泊微流水对草鱼进行处理,处理20 d后能减少草鱼鱼肉中不良气味物质,提高感官接
为了进一步开发利用鲢鱼皮,本文采用热水法提取鲢鱼皮明胶,酶解制备胶原多肽,通过正交试验优化鲢鱼皮胶原肽钙螯合物(Silver carp skin collagen peptides-calcium chelate,SSCPs-Ca)的制备工艺;并通过紫外光谱、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原子力显微镜等手段表征鲢鱼皮胶原肽钙螯合物的结构,在此基础上研究鲢鱼皮胶原肽钙螯合物的稳定性;最后采用Caco-2细胞
食源性疾病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食源性致病菌污染能引发腹泻、呕吐、肠胃炎等严重的胃肠道疾病,传统的食品保存方法有盐腌、糖渍、干制、酒泡等。现代的贮存方法主要有罐藏、脱水、冷冻、真空包装、添加防腐剂,存在容易破坏食品组织等问题,因此开发出天然抗菌剂来取代原有的防腐剂是当前科研工作者研究的热点。针对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天然产物组合作为一种新型的天然抗菌剂,被认为是更好的延长食品保存期的方法。研究发
沙门氏菌(Salmonella)是影响世界公共卫生安全的主要食源性病原菌之一,每年给人类健康以及世界经济造成巨大负担。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导致了耐药性沙门氏菌菌株的不断产生,因此,沙门氏菌的防控工作显得尤为必要。快速检测方法能够预防食源性病原菌感染,加快食源性病原菌中毒事件中病原体的鉴定,沙门氏菌作为一种主要的食源性病原菌,其快速检测方法的探索与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实验室前期保存的一株沙门氏菌裂
有别于多数多糖胶体,魔芋胶配制为溶胶后黏度极不稳定,短期放置即迅速下降,不仅影响到后续加工品质,也造成制品膳食纤维功效变化。尽管这是常见现象,但原因始终不详。在稳定魔芋溶胶的尝试中,发现锌离子能够显著提升溶胶稳定性,而在此前并未有相关报道。为究其原因,本文采用钙、镁、锌三种离子,系统研究添加离子后魔芋溶胶的黏度变化及稳定性规律,在理论排除金属离子与魔芋葡甘聚糖(Konjacglucomannan,
系统生物学将细胞中主要的生物过程以全基因组代谢网络(Genome Scale Metabolic Model,GSMM)的形式表示,在GSMM中每个反应都由一种或多种特定基因编码的酶催化,通过GSMM中基因-蛋白-反应的直接关联以及整合转录组数据可以用来模拟物种体内真实的代谢过程;随着基因组测序的普及,快速构建特定物种的GSMM成为可能。以全基因组代谢网络为基础,通过整合RNA-seq数据对网络进
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蛋清在蛋糕、面包、饼干、蛋挞等许多烘焙食品中的应用越来越广。禽蛋的主要贮藏方式为冷藏,长期冷藏的壳蛋品质受到一定的破坏,蛋清的功能特性也会受到影响。贮藏时间是影响蛋清起泡性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对于提高起泡力,主要采用常用的绿色非热加工技术,即超声技术。超声处理蛋清能提高起泡力,但也降低泡沫稳定性。在食品实际生产中,起泡力和泡沫稳定性均是非常重要的指标,对于泡沫稳定性的降低,探究
茯苓作为一种传统中药,其中主要的活性成分三萜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茯苓皮是在茯苓加工过程所产生的下脚料,其中的三萜物质含量远高于茯苓菌核,由于茯苓皮的加工利用率较低,部分被直接废弃,造成了茯苓资源的浪费。本文以茯苓皮为原料,以茯苓三萜为研究对象,采用正丁醇-水两相溶剂法提取茯苓皮三萜,建立了一种高速逆流色谱分离茯苓皮中三萜类化合物的方法。细胞实验研究数据表明分离得到的茯苓皮三萜纯化组分具有较
视顶盖与视觉反射有关,在哺乳动物中调节扫视动作,而在斑马鱼中起到视觉中枢的作用。视顶盖上室周灰质区具有大量神经元,内侧是一层具有分裂能力的放射状胶质细胞,边缘靠近小脑处是具有干性的神经上皮细胞。转录因子Pax7对哺乳动物和硬骨鱼肌肉损伤后修复起作用,也在中枢神经系统早期发育过程中起到调节作用。本研究选择以斑马鱼为实验材料,利用荧光免疫组化染色等方法,发现pax7在斑马鱼视顶盖的神经发生和损伤后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