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解答物理习题是高中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解答习题的过程是高中生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规律的过程,是构建其认知结构的过程,同时也是对其学习结果进行检测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师会通过习题教学去发现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情况,发现不同学生解题时面对的不同问题,并据此帮助学生克服思维上的常见问题,进而提升其学习水平。但在实际教学中,习题教学的效果并不好,因为在进行习题讲解时,教师多注重习题的解答过程,不能根据学生的解题思维特点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导致之后学生仍会产生各种同样的错误。本文以认知心理学和物理教学论的观点为基础对解题进行分析,深入细致的探讨高一物理中等生在解题时的思维特点,为习题教学提供一些建议。首先,笔者采用文献研究法查阅文献,并与一线教师交流讨论形成物理解题思维过程的初步模型。然后,通过“德尔菲法”邀请3位一线名师对初步的模型进行判断、评价,最终建立中学生物理解题思维过程模型。该模型将物理解题过程分为:理解题意、寻找解答方案、解答、检查4个过程。4个过程下又分为对应的9个子过程和21种解题行为。根据该模型能够有效分析解题者的解题思维过程。然后,以上述学生物理解题思维过程模型为基础,对选择的4名高一中等生进行个案研究,揭示中学生物理解题思维过程的特点和水平。得到如下结论:(1)在“题意理解”阶段,中等生“重述题意”行为质量较优,但是很少使用“划线”“标注”,且其“画图”质量较差。(2)在“寻找解答方案”阶段,中等生很少通过“联系学过的习题分类”和“做过的题目”行为去识别题型,多是根据“尝试联系物理概念、规律”去探索题型。(3)在“解答”阶段,中等生“受力分析”和“运动分析”及“列等式或方程”质量较高,能帮助其准确寻找已知量和未知量间关系。但是其“代数”行为质量较低,容易因带错数值造成求未知量错误。(4)在“检查”阶段,中等生在解答后不会主动进行检查,即便在受到要求需要检查时,检查质量也不高。(5)中等生解答物理习题时常出现的思维障碍有:探索题型障碍;求未知量障碍;检查障碍;解题过程不完整、不规范造成的思维障碍。笔者希望本研究得出的结论能为改善学生解题思维过程、提高习题教学和物理知识教学的针对性提供借鉴。因此文末,笔者也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一些教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