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离断层带演化中的褶皱作用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j88804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伸展体制下,中下地壳发生大型低角度正断层,即拆离断层。褶皱(尤其是枢纽平行于拉伸线理的褶皱)是其中一种特有的、具有一定指示意义的典型构造。本文选取辽南变质核杂岩拆离断层带中发育的褶皱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大量野外观察,根据褶皱形成与拆离作用的时间关系,将褶皱分为拆离前褶皱、拆离同期褶皱和拆离后褶皱,本文主要对拆离同期褶皱进行显微构造观察,有限应变分析,石英颗粒形态学和c轴组构分析。拆离作用同期的褶皱按时间早晚分为早期(a1)、中期(a2)、晚期(a3)。早期的褶皱主要表现为轴面与糜棱叶理严格平行化,并且轴面可见叶理化现象;中期的褶皱可见透镜体内褶皱或者片内无根褶皱,大量褶皱聚集成为褶皱群;晚期的褶皱表现为糜棱叶理的弯曲,包括鞘褶皱(如不对称或者Ω形褶皱)为特征。不同阶段褶皱的野外形态、叶理与褶皱关系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形态组构与结晶学组构的特征,为判断和恢复褶皱的形成机制提供佐证,揭示出拆离断层带褶皱是在纵弯-压扁和顺层流变的共同作用下,发生递进剪切的产物。在拆离作用过程中,每个阶段褶皱均是在X方向以剪切为主流,YZ面以纵弯褶皱作用为主;其中,a1阶段和a2阶段褶皱以纵弯、压扁褶皱作用为主,a3阶段褶皱以弯滑作用为主。褶皱作用记录了拆离断层一定温度范围内(主要集中在380-500℃)的变形情况,这与糜棱叶理形成近乎一致,进一步证明了褶皱形成与拆离作用的成因联系及时间关系。在形成褶皱的拆离作用过程中,整体处于稳定的剪切状态,剪切作用后期对褶皱转折端的影响更明显,表现为转折端各向异性更强,且发生了低温变形的叠加。
其他文献
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2015年3月,国家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
房建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措施是全面、系统的工程管理内容的结合,而面对当前局势,相关质量管理措施的提升势在必行。本文是基于现有的房屋建筑管理施工相关措施,从管理力度、相
目的:观察失眠颗粒联合经颅磁刺激治疗缺血性卒中后不寐的临床疗效。方法:入组符合纳入标准的86例缺血性卒中后不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3例,治疗组予失眠颗粒口服加经颅磁
在记者与多位市场人士的交流中,金融资产交易市场被认为是“大蓝海市场”,原因是“沉淀资产量太大”。$$ 首先看看存量金融资产结构,有数据说除股票、部分债券、公募基金外,约2/
报纸
目的:总结老年性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的临床特征,提高护理人员对其认知程度和观察能力.方法:对我院2008年2月-2010年3月间诊治并实施护理的21例老年性糖尿病低血糖反应患者的
复杂系统中的元素数目庞大、元素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这需要对复杂系统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发现系统构造机理和演化规律,优化系统结构和组织机制,控制系统发展和变化趋势,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