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藜芦醇对成年期追赶生长大鼠脂肪组织脂质生成和储存能力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e04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成年期追赶生长大鼠模型的建立及一般生物学特征观察目的:建立成年期追赶生长大鼠模型并观察其一般生物学特征。方法:采用体重因素随机区组设计,按体重区组将6周龄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4组(共2个时间点),4周时间点2组:热卡限制4周组(R4),正常饮食4周组(NC4);12周时间点2组:正常饮食追赶生长8周组(RN8)和持续正常饮食12周组(NC12)。通过先热卡限制后恢复饮食的方法建立成年期追赶生长大鼠模型。实验过程中每天记录实验大鼠进食量及体重变化,实验结束时观察实验大鼠热卡摄入量、体重和双能X线吸收测量法DEXA (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检测不同部位的脂肪含量。高胰岛素-正糖钳夹实验评估追赶生长大鼠系统胰岛素敏感性及血糖、血清胰岛素水平检测。结果:1、实验动物实际能量摄入在限食期间约为NC组的60%,恢复饮食后基本达到NC组水平。2、RN组在热卡限制期生长受抑,体重明显下降。恢复饮食后,体重增加迅速,但实验结束时仍未达NC组水平。3、DEXA检测结果示限食时躯干组织脂肪含量及躯干脂肪占全身脂肪比例较正常对照组均下降,开放饮食后,RN8组全身、躯干脂肪含量及躯干脂肪比例均显著高于NC组。4、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实验显示RN组存在严重的系统胰岛素抵抗。R4组血糖和胰岛素水平较NC4组无明显变化,RN8组血糖水平较NC12组变化不明显,但胰岛素水平显著升高。结论:通过热卡限制后恢复饮食方法建立的成年期追赶生长大鼠模型表现为热卡限制期体重生长抑制,恢复饮食后体重增长迅速和明显的体脂含量及内脏脂肪比例升高,且存在显著地系统胰岛素抵抗。与人群中发生的追赶生长时所观察到的变化类似,可作为一种较为理想的研究追赶生长的模型。目的:探讨成年期追赶生长脂肪组织脂质生成与储存能力的改变和胰岛素抵抗之间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体重因素随机区组设计,按体重区组将6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8组其中4组(即追赶生长组群RN)为热卡限制组(R4)和追赶生长2、4、8周组(热卡限制后开放正常饮食RN2、RN4、RN8);另外4组为与之年龄匹配的正常饮食对照组(即NC组群,分别为NC4、NC6、NC8、NC12)。检测附睾和皮下脂肪组织PPAR-γ、 FSP27的表达水平,检测两种脂肪组织在热卡限制期末及追赶生长8周结束时(R4、RN8)两个时间点的高胰岛素-正糖钳夹实验过程中2-脱氧-D葡萄糖摄取、血清甘油三酯、游离脂肪酸、脂联素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结果:1、与NC4组相比,R4组附睾脂肪PPAR-γ的表达显著增加,而FSP27的表达明显下降;R4组皮下脂肪组织PPAR-γ的表达亦显著增加,但FSP27无明显变化。2、与NC4组相比,R4组附睾脂肪和皮下脂肪组织2-脱氧-D葡萄糖摄取率轻度增加,但均未达到统计学意义。3、R4组血清游离脂肪酸、脂联素水平较NC4组明显升高,甘油三酯、肿瘤坏死因子-α变化不显著。4、附睾脂肪组织的PPAR-γ的表达水平在RN2、RN4、RN8组均明显增加,FSP27的mRNA表达水平在RN2组低于NC6组,在RN4组与NC8组无统计学差异,在RN8组明显高于NC12组。5、皮下脂肪组织的PPAR-γ和FSP27表达水平在RN2、RN4、RN8组均无明显差异。6、RN8组附睾脂肪组织2-脱氧-D葡萄糖摄取较NC12组显著增加,而皮下脂肪组织变化不明显。7、RN8组血清游离脂肪酸、甘油三酯、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显著升高,而脂联素水平则明显降低。结论:限食阶段内脏脂肪组织脂质生成和储存能力改变的不一致导致恢复饮食后脂质储存能力相对不足,加之生脂原料增加,使得过多的脂质不能有效的储存,脂质外溢,炎症因子释放增加,最终导致系统胰岛素抵抗的形成。皮下脂肪组织在该过程中变化不显著。因此,内脏脂肪的脂质生成和储存能力的失衡可能是成年期追赶生长胰岛素抵抗形成的重要原因。目的:评估白藜芦醇在成年期追赶生长大鼠模型中对脂肪组织脂质生成和储存能力的影响。方法:分组方法同第一部分,在4周和12周时间点各增加1组分别为R4+白藜芦醇、RN8+白藜芦醇(R4E、RN8E)组,即选取热卡限制结束(R4)及恢复饮食追赶生长结束(RN8)两个时间点作为观察白藜芦醇干预效果的研究。每天进行一定剂量白藜芦醇灌胃治疗,其余4组(NC4、R4、NC12和RN8)均进行相同剂量生理盐水灌胃治疗。记录白藜芦醇干预组的体重,DEXA检测干预组体脂含量,高胰岛素-正糖钳夹实验评估白藜芦醇对追赶生长大鼠(R4E和RN8E组)系统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检测4周组和8周组干预前后附睾和皮下脂肪组织SIRT-1的表达水平及活性;检测干预后附睾和皮下脂肪组织PPAR-γ和FSP27的表达水平、高胰岛素-正糖钳夹实验过程中2-脱氧-D葡萄糖摄取率、脂肪细胞的形态学改变;检测12周组附睾脂肪组织AKT及磷酸化AKT的表达;检测干预后血清甘油三酯、游离脂肪酸、脂联素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结果:1、R4E和RN8E组全身组织脂肪含量、躯干组织脂肪含量、躯干脂肪占全身脂肪比例,均较干预前明显下降,达到甚至低于NC组。体重较干预前仅轻度下降,与RN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2、白藜芦醇对R4E组系统胰岛素敏感性、空腹血糖及空腹胰岛素水平无明显影响;RN8E组胰岛素敏感性和空腹胰岛素显著改善,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但对血糖水平影响不明显。3、4周组中SIRT-1的表达和活性与NC4组相比,两种脂肪组织在R4组均明显升高;在12周组中与NC12组相比,两种脂肪组织在RN8组均明显降低;白藜芦醇干预后,两种组织在R4E、RN8E组SIRT-1的表达和活性超过或达到正常对照组。4、经白藜芦醇干预后,附睾脂肪组织R4E、RN8E组FSP27的mRNA表达水平较干预前显著增加,超过NC组;PPAR-γ的表达明显下降,接近或低于NC组;2-脱氧-D葡萄糖摄取显著增加,高于NC组;RN8脂肪细胞组形状不规则,直径变大,胞膜不完整;RN8E组脂肪细胞形态学趋于正常。5、与NC12组相比,RN8组大鼠附睾脂肪Ser473PKB磷酸化程度无显著变化,Thr308PKB磷酸化程度明显升高;白藜芦醇干预后,Ser473和Thr308PKB磷酸化程度均明显高于NC12及RN8组。6、经白藜芦醇干预后,皮下脂肪组织R4E、RN8E组PPAR-γ的表达水平较干预前显著降低,接近或低于NC组;2-脱氧-D葡萄糖摄取显著增加,高于NC组;脂肪细胞在RN8、RN8E组形态学变化不明显。7、R4E组和RN8E组血清游离脂肪酸、甘油三酯、肿瘤坏死因子-α均较干预前有所下降,在RN8E组下降趋势更为明显;脂联素水平则较干预前显著升高,恢复至NC组水平。结论:白藜芦醇可抑制追赶生长过程中脂质的生成能力,提升脂质的储存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使二者改变接近平衡,并且保护脂肪细胞的完整性,减少脂质外溢及炎症因子释放,从而从本质上改善追赶生长所致的系统胰岛素抵抗。
其他文献
电流互感器在电力行业中被广泛应用于电流的测量,也有部分场合用来给监测装置供电,但很少电流互感器既用来测量电流值,又当作电源来使用。基于自具电源的智能无线温度传感器采用开合式结构设计,首次将电流互感器既当作电源用,又用来测量线路的电流值。此外传感器还带有无线通信、测温、带电指示、故障指示和故障录波等功能。
期刊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主办的"装配式建筑装修与建筑设计一体化及BIM技术应用经验交流会"2017年7月12日召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工程师陈宜明、建筑节能与科
干细胞因子(SCF)可以结合到其受体kit上,并且激活其络氨酸激酶活性。在不同细胞中,此信号通路的激活可能控制细胞的存活,迁移,或分化,进而影响小鼠正常的造血,毛色,以及生殖
<正>《职业技术》(月刊)创刊于2002年,是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期刊。论文一般为4500字以上(含图表),文稿按顺序应包含:中文题名、作者姓名、
传统的"灌输"和"填鸭式"的重知识、轻能力的教学模式严重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目标的达成,课堂参与程度是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之一。因而,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