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西方外语教学实践中,真实材料就开始大量地运用在第二语言学习中。然而在中国由于英语教师短缺和学生班级过大,真实材料的使用并不广泛。相反,教科书更新换代非常慢,很多教科书被用了十年之久,教材内容陈旧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文对真实材料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和回顾,在此基础上对真实材料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界定。本研究以郑州轻工业学院和山东财政学院的133名非英语专业大学一年级新生和13名教师为实验对象,主要研究了以下四个问题:(1)教师和学生对目前所用教材的态度以及对真实材料的态度,并且调查了他们到目前为止使用真实材料的经历。(2)真实材料能否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3)运用真实材料的过程中学生和教师各自扮演的角色。(4)运用真实材料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所分别面临着的挑战。作者采用问卷调查,教师日志,访谈和听课等一系列的方式来保证本研究的科学性和全面性。首先,采用问卷调的形式对学生和教师对真实材料和现有教科书的态度进行了调查。然后采用教师日志来研究真实材料能否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教师和学生在使用真实材料的过程中各自扮演的角色。最后进行教师和学生访谈以及同行听课来研究教师和学生在使用真实材料时面临的挑战。笔者使用了NUD~*IST(version N6)定性分析软件和定量统计工具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了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1)真实材料的使用得到了学生和教师的普遍认可,使得教学内容充满着新意,使学生从心理上对英语课堂教学充满着期待。(2)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大大增强。使用真实材料学生能够对当前的热点话题,与自身生活,学习,工作相关的材料有所了解,而且有些学生亲自参与了资料的选取和具体实施方案的制定,从而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大大加强。在使用真实材料的过程中能学生们不断积累自信心。他们看到了学英语能给使他们受益,学习的动力大大增强,单单为了考试而学习的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变。(3)真实材料使所有参与项目的学生受益匪浅,他们由先前的知识被动接受者转换成为活跃的参与者,有时候甚至是争论者或做决策者。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向他们的同学学习,从那些老师或同学找到的材料中汲取的知识远远多于从老师口中得到的知识,使得自主学习的氛围开始形成。尽管在此过程中他们也面临着挑战,但是学生自己搜集材料,把材料归类,最终自行成文的能力得到了提高,这为未来的学术阅读和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4)教师在使用真实材料的过程中也经历了考验。他们不能像从前一样教科书、各种各样的教案在手就一切无忧。从另一方面来看,教师的阅读量较之从前更大更广,在此过程中他们与同事协作的能力以及与学生的交流能力得到了提高,设计练习使得教师思考教授语言点以外的很多问题。这成为他们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经历。虽然本次研究尚存在着如调查规模较小等局限性,但是真实材料的使用为常规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提供了另一个崭新的视角。本研究可以促进真实材料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使用并促使更为科学和系统的方式使用真实材料。另外通过对系统的数据库的建立和对教师的培训,从而使真实材料更有效地运用于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