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两会召开期间,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答记者问时说道,国家在一两年内将实现利率市场化,放开存款利率限制。这种改革趋势主要是因为目前的市场上存在着一些新兴的业务模式对利率市场化改革形成了推动作用,其中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是对传统银行业最大的冲击,这就是本文写作的经济背景。本文选取了近些年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发展最为突出和最具影响力的P2P网络借贷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P2P网络借贷平台的发展状况、运营模式、盈利方式以及风险控制方法,对这个新兴行业模式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阐述。P2P网络借贷平台起源于小额借贷模式,但近些年伴随着全球网络技术的不断普及和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普通民众对小额资金借贷的需求不再满足于具有空间限制性的网下渠道,小额信贷遂开始与互联网技术相融合,主要形式也逐渐演变成为了“网上”模式,这就出现了P2P网络借贷平台。全球第一家P2P网络借贷平台最早是在2005年3月在英国成立的Zopa,其创始人的创业想法就是为有小额资金借贷多样化需求的个人、商户、农户以及中小企业主提供一个投融资信息撮合、匹配的专业性服务平台,促成更多的信用借贷交易,公司则收取一定比例的服务费作为收益。Zopa平台为用户提供了一个模式化的交易流程和基于个人信用信息的风险控制模型,平台两端互不相识的借款人和贷款人通过利率竞价的方式完成交易,实现各自的利益最大化。Zopa成为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线上小额金融中介服务平台。Zopa成立后其运营模式在全球传遍开来,次年美国就出现了Prosper平台,几乎是Zopa的美国版,包括后来的Lending Club、Kiva也都是模仿的这种运营模式。但有所不同的是Kiva是一个公益性质的平台,它为具有慈善之心的普通民众和全球的贫民之间建立了一个联系的平台,以向穷人提供小额的无息贷款,资助他们进行微创业,帮助摆脱贫困的现状。在逐渐宽松的金融政策环境下,P2P网络借贷平台也开始在国内生根发芽。2007年6月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成立的拍拍贷,是国内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P2P网络信用借贷平台。之后我国经历了P2P网络借贷平台的三个发展阶段:2007—2010的引入发展期;2010—2012的爆发增长期;2013之后的成熟整合期。本文在对国内P2P网络借贷平台进行研究时,将其模式分为了四种类型,分别是:一、线上单纯中介型,代表是拍拍贷、人人贷、投哪网、瑞银创投等;二、线下审核担保型,代表是安心贷、盛荣在线;三、线上线下复合型,代表是红岭创投、普伴;四、综合理财融资型,代表是宜信。因为国内外社会资信体系建设存在巨大差距,国内的平台虽然在运营模式上照搬国外的,但在具体的操作上还是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本文在基于对国内外代表性P2P网络借贷平台的发展模式的研究后,又从这些平台的交易模式、交易额度、利率、收费方式、风险控制以及行业法律规范和监管情况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以此揭示出国内P2P网络借贷行业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分析认为国内平台创新的线上线下复合模式,弥补了国内社会资信体系不完善的弊端,通过实体存在增强了信用评价的作用,降低了投资人的风险。但巨大的实体网络也使企业的人力和运营管理成本大大上升,并最终负担到了客户身上,这与P2P网络借贷宣称的便捷、稳健、低成本、高收益的优势有所违背。因此,本文通过认为线上单纯中介的交易模式的才是P2P网络借贷平台最好的运营模式和发展方向。随着P2P网络借贷行业的蓬勃发展,其必将影响并潜移默化民众的投资理念,网络借贷的交易规模将会成爆发式增长。本文从目前阶段国内针对该行业依然存在的法律规范缺失和监管空缺问题着手,对这种新型金融模式可能会对国家宏观经济、金融市场以及整个社会造成的影响进行了论证分析,并从宏观层面提出了控制网络借贷行业风险的对策和建议。国内P2P网络借贷行业的发展之路可以说是“零起步、自生长”,在自我发展过程当中,一边要改善优化投资环境,培养普通民众自我投资的意识,另一边还要在公司运营发展中从零建立起客户信用评价体系。在对未来中国P2P网络借贷行业发展的展望中,本文认为行业联盟将会出现并形成大范围的行业自律组织,政府会介入并加强监管,平台风控理念更宏观和自动化,平台会逐步形成开放型的风险控制模型,单纯线上中介模式会发展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