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词类范畴化研究被誉为语言的“上帝粒子”研究,由于汉语等分析性语言缺乏严格的形态变化,现代汉语词类研究一直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并集中体现在兼类/语法多功能现象的处理上。汉语词类研究理论与实践的不成熟导致汉语及汉英词典编纂中词类标注出现各种矛盾与困惑。因为词类标注会影响词典编纂的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尤其影响微观结构中的义项设置、释义和配例,所以,近年来汉英词典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词类标注仍然是难点和热点问题。情绪词,作为描写人类心理状态和心理行为的一类词,具有数量大、使用频率高等特点,其词类归属问题复杂,表现在汉英词典上的词类标注问题也较多。因此,本文在双层词类范畴化理论的指导下,以权威字典《新世纪汉英大词典》(第二版)中的四类基本情绪词项为研究对象,考察其词类标注情况并自建数据库,通过与其他汉语、汉英词典的历时与共时对比发现问题,借助大型平衡语料库调查其使用模式并判断其真正的词类归属。研究发现:《新世纪汉英大词典》(第二版)在对206个词项的词类标注中,179个情绪词项被处理为单类词(86.89%),其中形容词为122个(59.22%),动词52个(25.24%),名词5个(2.43%),而处理为兼类词仅有27个(13.31%),名形兼类数量最多,有11个(5.34%)。但是,通过语料库调查分析发现,兼类词的实际数量高达145个(70.39%),其中名形兼类词为83个,比例为40.29%。研究表明,《新世纪汉英大词典》(第二版)情绪词的词类标注与其实际使用模式不相符,背离了复杂适应系统语言本质观,没有注意区分语言层面和言语层面的词类范畴化,并且在实践方面依然以遵循现代汉语词典为主要参照蓝本的传统,采用兼类要少的“简略原则”,没有充分运用语料库研究方法。本文采用双层范畴化理论模型,对《新世纪汉英大词典》(第二版)情绪词的词类标注进行实证研究,认为在对汉英词典中的情绪词项进行词类标注时,应坚持正确的词类判断标准和程序,在区分语言层面和言语层面的词类范畴化的基础上,借助大型平衡语料库,分析其规约化的命题言语行为功能,从而确定其词类归属。这一解决方案不仅对汉英词典编纂有一定的指导价值,而且有助于深化汉语语法本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