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来源 :杭州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isa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革命昭示着人才观要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人才培养已由原来计划经济时期的单一“专型”模式转向了适应市场经济、面向未来,内涵上重基础、重创新、重发展能力、重培养个性;外延上兼容政治、人文与科学、文理渗透、基础与专业等多智能结构的、综合性的“素质型”复合人才模式。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教育变革教育观念,应对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本研究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我国教育事业对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出发,紧扣体育学科发展趋势和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适应新世纪我国体育教育事业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为出发点,透彻分析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厚基础、宽专业、强能力、广适应、重创新”培养思路。诠释了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应具备的人才多级智能结构,把人才的“厚”在那里、“宽”在哪里、“强”在哪里、“广”在哪里、“重”在哪里,熔化、吸收、贯彻到各级评价指标,为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夯实了基础。  首先,依据《03方案》提出培养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目标要求出发,透彻分析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的规格及内涵。从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的智能结构搜集各级备选指标,利用特尔斐法(Delphi)法进行了两轮的指标筛选,确立了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一级指标4项、二级指标22项和85项具体三级评价指标。  其次,利用层次分析法(AHP)法确立了评价体系各项指标的综合权重。在结合权重的基础上对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具备的各智能结构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提抽了各级指标的核心内容。把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指标体系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使之成为有效的反馈系统。并对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评价体系理论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构建了一套客观、简单易行的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的指标评价体系,以期有效地控制高校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的培养过程,指导培养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发展的实践,并对检验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本研究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考评,评价指标各维度的Cronbachsα系数在(0.802~0.936)之间均显著大于0.7。重测信度Pearson相关系数(0.801~0.947 P<0.01)均值大于0.7。评价指标的各维度两次测量得分呈高度相关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并采用正式访谈法和非正式访谈法相结合的方式咨询,对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指标体系的质量进行效度检验,确保了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指标体系的信度、效度、客观性、科学性和可行性。
其他文献
本文是关于中国与美国国防教育方面比较研究的专题论文。关于中美两国国防教育的比较研究,尤其是有重点的比较研究,在笔者所掌握的资料中,迄今未见系统的研究成果。本文运用理论
本文针对目前成人教育的社会背景,以及现代网络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和发展,根据成人学历教育发展的现状,以同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网络教育学院为个案,对其成人学历教育中成人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