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创新网络中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创新涌现机理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jun35380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依靠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技术追赶方式,已在全球竞争中迅速崛起,并成为制造业大国。但随着技术引进“天花板”效应逐步显现,技术引进方式却严重制约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掌握核心技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亟待解决的实质问题。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是提升中国产业竞争力、突破关键技术发展瓶颈、实现基础技术向技术商业化转变的基础性前沿技术,而实现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创新涌现则是解决中国“第一制造大国与大而不强”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但由于产业关键共性技术自身特点决定其在创新过程中面临着特殊困难,使得单一个体无法独立地实现创新,严重抑制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创新涌现,因此产业关键共性技术不能简单以“基础研究”的概念模仿其他技术创新模式,需根据自身特色另寻途径。明确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创新多主体合作需求、确定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创新涌现载体尤为重要。而区域创新网络通过共同目标将不同创新主体聚集,在各创新主体的网络能力作用下形成有利于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创新涌现的网络结构,从而形成推动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创新的特定功能,促进创新涌现。因此,从区域创新网络的新视角出发,对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创新涌现机理进行较为系统地分析,揭示区域创新系统支持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创新涌现的内在本质与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本文首先在对复杂网络理论、区域创新理论、涌现理论等相关基础理论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明确区域创新网络、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创新以及创新涌现的概念与内涵,通过区域创新网络对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创新涌现的影响分析以及区域创新网络支持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创新涌现的运行过程分析,提出区域创新网络中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创新涌现机理的概念模型,并对概念模型进行详细地解析;其次,采用扎根理论与文献分析方法,提取区域创新网络中促进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创新涌现的驱动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创新涌现动因测评要素的指标体系,采用Logistic模型对区域创新网络中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创新涌现的动因进行实证分析;再次,运用整体网络分析方法、博弈理论等,从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创新主体行为入手,研究创新主体间的静态联结行为与动态互动行为如何促进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创新涌现,揭示区域创新网络支持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创新涌现的主体行为基础;接着,结合复杂网络理论与涌现理论,以网络结构为调节变量,分析在不同网络结构类型下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创新涌现过程;然后,对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创新主体的网络能力与区域创新网络的网络效应进行评价,并以省域为单位实证分析了中国区域创新网络的中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创新涌现效果;最后,从形成支持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创新涌现的区域创新网络、多主体创新格局和创新涌现支持体系等方面提出促进区域创新网络中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创新涌现的建议。
  本文将初步形成区域创新网络支持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创新涌现的理论体系,通过创新涌现机理的研究有利于深入把握区域创新网络在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创新涌现过程中的载体作用以及如何发挥功能的内在规律,为区域创新网络与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创新涌现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其他文献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变革,大数据、云计算、数据可视化、物联网等技术把带入了新的数据时代。而数据挖掘是在大数据的基础上,对海量数据进行存储、分析、挖掘,从而得到大数据背后隐藏的有用信息。评论数据是以文本形式存在的大数据,对评论数据进行情感分析获得消费者满意度是帮助企业了解商品优势与劣势的主要途径,本文就是以猫途鹰网站上酒店评论文本数据为例,基于情感分类的方法,研究消费者满意度,根
随着全球迈向服务主导的经济体制,服务已经成为制造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作为世界制造大国,我国制造业承载着推动社会进步与拉升经济发展的关键作用,然而我国制造业长期秉承快增长、高排放和广投入的发展模式,面对产能过剩的产业结构调整态势及行业发展与社会需求实现对接的产业转型升级重担,发展态势不容乐观。制造企业作为制造业的微观主体,是粗放型经济增长的始作俑者,又是市场产品/服务的直接提供者,既要在经济危
学位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目标,为建设海洋强国再一次吹响了号角。在建设海洋强国的过程中,海上救助工作是保障海上命和财产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海上救助力量的合理配置能够提高救助行动的成功率和效率。如何提高海上应急救助反应的速度和能力,缩短救助力量抵达遇险现场的距离和时间,在有限救助力量的条件下让其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科学合理的对专业救助船舶进行部署,并
在中国改革开放40年以来,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第一动力的重要作用愈发凸显,知识产权日益成为推动国家经济改革发展的重要资源。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的发展,对知识产权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知识产权权益分配机制改革不断深化,知识产权运营体系不断完善,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逐渐壮大,知识产权保护极大促进了外商在华投资和中外技术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