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民航运输的基础设施和线路节点,机场行业的健康成长对我国民航业乃至社会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然而由于历史原因,我国机场因管理体制不完善所导致建设及运营水平低下的情况突出。据民航局统计,占据我国机场总量四分之三以上的中小型机场目前呈现亏损状态,中小型机场运营的疲态乏力牵累了整个机场行业的良性发展。因此,如何开展管理体制改革成为当前中小型机场亟待解决的问题。2012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的帷幕,2015年9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铿锵落地,不仅进一步确立机场的社会公益职能,还为机场行业管理体制的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本文首先明确了中小型机场及新一轮国企改革的定义,随后,通过对我国民用机场管理体制改革历史的回顾,以及对目前我国机场管理体制的归类,再结合中小型机场管理体制的现状分析,研究得出因机场管理体制不合理、地方政府盲目规划建设、机场公益性职能的缺失、投融资渠道的狭隘等均是导致中小型机场运营不善的原因,指出其管理体制的改革势在必行。接下来本文选取了腾冲机场作为研究案例,腾冲机场在发展历程中成功运用新一轮国企改革指导思想的理论,围绕机场特点在管理体制方面大胆创新,在自身持续发展的同时还为地方经济作出了卓越贡献,从而证实国企改革指导思想应用于中小型机场管理体制改革实践的可行性。最后,本文根据国企改革指导思想所提炼的要点,结合公共管理学、公共经济学等理论知识,提出正确定位中小型机场属性,发挥政府对机场改革的导向作用和深化机场管理体制改革等数项合理化建议,为改善中小型机场的运营状况,引导中小型机场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提供了有益的支持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