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讨股四头肌麻痹时的步行代偿机制。 方法:以单腿股四头肌肌力2级的儿麻患者(实验组)作为膝关节控制障碍的病理模型,分析患侧下肢和正常侧下肢的步态差异和代偿机制,并与正常人(对照组)的步态进行对照。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名,年龄和性别匹配。分析实验组在使用膝踝足矫形器(KAFO)、踝足矫形器(AFO)、裸足的情况下进行两侧对照,并和对照组自由行走进行比较。实验组检测的状态包括:使用KAFO、AFO和裸足,对照组只进行裸足行走。检测指标包括氧价、步行时间-空间参数和节段性运动参数。 结果:①氧价:实验组患腿使用AFO时的氧价明显低于使用KAFO和裸足(P<0.01),三种情况下氧价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②步态分析:实验组患肢在使用KAFO和裸足时的摆动相时间明显大于健肢和对照组(P<0.01),而支撑时间明显小于健肢和对照组(P<0.01);实验组患肢在使用AFO时的支撑相膝关节最大伸展角度大干健肢和对照组(P<0.05)。 结论:股四头肌肌力不足时可以通过使用AFO和可控的轻度膝过伸提高膝关节稳定性,从而改善步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