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3月,《2017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在控制总杠杆率的前提下,把降低企业杠杆率作为重中之重。促进企业盘活存量资产,推进资产证券化,支持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加大股权融资力度,强化对企业财务杠杆的约束,逐步将企业负债降到合理水平。”报告对“推进资产证券化”这一“降杠杆”路径进行了强调,而在以前的报告中关于资产证券化的表述多为“探索基础设施等资产证券化”等。从“探索”升格为“推进”,这也意味着“资产证券化”从单纯的融资功能化身为“降杠杆”的路径之一。根据中国目前证券化业务开展情况,资产支持证券分为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和企业资产支持证券。报告中提到的“推进资产证券化”的方式“降低企业杠杆”主要是指非金融企业通过发行企业资产支持证券而达到降低企业杠杆的目的。 对于中国资产证券化过程中财务与会计问题的研究,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相关的理论往往都是借鉴国外经验、结合中国国情的再创造,缺乏原创性和系统性。对于通过资产证券化的融资方式降低非金融企业杠杆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在中国资产证券化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系统、深入地研究如何通过资产证券化来降低非金融企业杠杆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以及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首先简要介绍资产证券化的相关理论基础,为后文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其次对企业是否能通过资产证券化降低非金融企业杠杆进行理论分析,从中国目前非金融企业杠杆率以及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发展现状入手,进行详细的阐述,全面分析资产证券化是否影响非金融企业杠杆以及如何影响非金融企业杠杆。 同时,为了支持理论分析并找出相关的应对政策,作者以中国目前具有代表性的非金融企业资产证券化业务进行案例分析,选取中国首单权益型物流资产支持专项计划——中信华夏苏宁云享资产支持专项计划作为本文重点研究的案例,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先对中信华夏苏宁云享资产支持专项计划进行简要的介绍,然后分析苏宁云商在资产证券化过程中企业杠杆是否发生变化、如何发生变化以及是在哪一个环节发生了变化,并得出结论。 通过非金融企业资产证券化影响企业杠杆的理论分析和案例分析,作者得出结果,非金融企业资产证券化业务本身不会降低企业的杠杆水平,可能不会对现有杠杆水平产生影响,或者反而加大现有的企业杠杆。而中国目前的非金融企业杠杆率水平明显高于大部分发达国家平均水平,长远来看,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会带来不利影响。因此作者提出相关的建议,即虽然非金融企业无法通过资产证券化本身降低企业的杠杆,但非金融企业却可以通过资产证券化后对募集到的资金的充分、合理的应用,来降低企业的杠杆,以达到国家政府、资本市场和非金融企业等多方面的共同愿望。 希望通过作者的分析,可以帮助到准备进行资产证券化或者需要进行资产证券化的非金融企业,以及意在通过资产证券化降低企业杠杆水平的非金融企业,为其提供一定的参考,从而促进中国非金融企业资产证券化业务更好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