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来源 :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_fant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药是基于系统生物学的多组分天然药物。中药中的生物活性分子是中药作用的分子基础。运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方法研究中药中的活性分子作用的机理,对于基于中药的多组分多靶点药物的开发,对于中药作用机理的阐明,对于中药的现代化有重要的意义。作者在博士期间,做了一些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方法在中药体系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研究中药复方血府逐瘀汤中分子在心血管疾病靶标-配体空间的分布,得到了血府逐瘀汤中分子在肾素、血管紧张素转化酶Ⅰ、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和P-糖蛋白的靶标-配体空间的分布图,进一步探讨了血府逐瘀汤中可能存在的混杂药物机理。 2.利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虚拟筛选方法从中草药三维结构、性质数据库虚拟筛选得到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gpⅡb/Ⅲa受体抑制剂,和可能具有抗癌效果的G-四链体稳定剂并进一步经过实验验证。 3.用分子动力学和结合自由能计算方法研究了HCVNS3丝氨酸蛋白酶与一类多酚类抑制剂之间的结合模式,预测了它们之间的结合自由能,为进一步设计和改造:HCVNS3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提供了结构信息。 4.对14种常见的分子对接打分函数进行了比较,讨论了各种打分函数的优缺点,为分子对接具体应用中打分函数的选择提供了参考。 5.用分子动力学和结合自由能计算方法研究了两类选择性抑制剂与雌性激素受体之间的结合模式,进一步探讨了配体在两个子类型雌性激素受体之间选择性结合的机理。 此外,在第一章中对中药是基于系统生物学的多组分多靶点药物进行了综述,包括多组分多靶点药物开发的现状,系统生物学的发展,利用系统生物学确定中药活性分子与靶标之间的协同作用是中药研究的主要方向。在第二章综述了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虚拟筛选方法,包括分子对接、药效团模型以及相似性比较方法。最后是作者在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致谢。
其他文献
卡通设计对于现在的年轻人而言,它不但是一种具体的产品,同时也是一种思想,一种文化。自制卡通形象设计的方法是利用“模块化”的造型拆分设计进行研究,以最直观的方式在互联
在聚合物溶液成膜过程中,全氟(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中含有的全氟侧链基团,朝空气界面伸展,占据了聚合物/空气界面,因此其表面自由能较低,从而具有良好的性质如拒水性、自洁性等。
硫杂杯[4]芳烃(H4TC4A)是由四个硫原子桥连的大环多酚化合物。这一多齿配体能与金属离子结合形成稳定的羽毛球状M4-TC4A SBUs,并通过其它有机配体连接形成零维的纳米配位笼、
杯芳烃(亚甲基桥联)研究兴起是近三十年来化学领域比较重要的事件之一,而化学家为杂原子桥联杯芳烃着迷则是近十年的事情。杂原子与亚甲基有不同的电子特性导致其桥联形成杯芳
石蒜科(Amaryllidaceae)植物中含有的生物碱称为石蒜科生物碱(Amaryllidaceae alkaloids),它们具有重要而独特的生物活性,如抗HIV、抗胆碱、抗肿瘤、抑制免疫、镇痛、抗炎、抗
分子识别与传感是分析化学的核心问题,在化学领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光谱分析法是分析化学的重要研究手段之一。金属阳离子、无机阴离子以及生物小分子与生命科学、环境科
10月13日和22日,省委常委、宁波市委书记黄兴国分别考察了宁波市直机关党工委、宁波市廉政投诉中心和经济发展服务中心。在宁波市直机关党工委、黄兴国说,学习六中全会精神,
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是近年来发展得最快的新技术之一,具有高效、快速、灵敏、样品用量少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生物化学等各个领域,特别是在生物医药学领域倍受青睐。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和器件因其可以实现从蓝光到红光的全彩显示,同时具有驱动电压低,发光亮度高和视角宽,相应快,制备过程简单等优点,受到了人们的极大关注。 本学位论文主要研究
五羟色胺转运蛋白(SERT)在调节神经突触间隙的五羟色胺水平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五羟色胺神经元功能的异常,特别是五羟色胺转运蛋白密度的异常变化常导致精神紊乱疾病,如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