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连续三年苏州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HI)的分布、耐药及耐药机制。探讨耐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基因及可能的耐药基因突变,以及由此可能产生的耐药性改变。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08年12月连续三年间于我院呼吸科4865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采用无菌负压吸引法采集新鲜痰液,进行流感嗜血杆菌培养、分离,观察并总结流感嗜血杆菌急性呼吸道感染情况、相关因素及生物学分型,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和E-test进行药敏试验,头孢硝噻酚试验检测β-内酰胺酶,分析耐药现况及耐药模式,提取并检测、分析耐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并将所测序列在GenBank中进行比较分析,进一步明确耐药机制和可能的突变耐药基因。结果4865例标本中,检测到227株HI,总分离率为4.7%,在急性呼吸道感染细菌病原中位于第2位。感染多见于婴幼儿,男性感染率高于女性(P<0.01),主要表现在春冬季。HI四季检出率不同(P<0.01),以春冬季检出率较高。各生物学类型均可检出,以Ⅱ型和Ⅲ型占多数。混合其它细菌感染主要为肺炎链球菌、卡他莫拉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32.6%的分离株产β-内酰胺酶,以Ⅱ型产酶率最高达48.8%。连续三年HI对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头孢他啶、头孢曲松、氯霉素、阿奇霉素、头孢克洛、四环素、氨苄西林/舒巴坦耐药率分别为:29.6%~33.3%、66.2%~73.9%、0~4.6%、0~2.3%、15.9%~19.7%、0~2.3%、2.8%~16.1%、2.9%~28.2%、1.4%~4.6%;头孢呋辛、亚胺培南、环丙沙星敏感率均为100.0%。多重耐药以AM+SMZ/TMP+CL+TC(56.0%)最常见,其次为AM+CL+TC和SMZ/TMP+CL+TC,且三种耐药模式占总多重耐药株76.0%。氨苄青霉素不敏感株对四环素、复方新诺明和氯霉素的耐药率高于敏感株耐药率。流感嗜血杆菌对4种抗生素的体外药敏结果依次为:氨苄西林MIC9032 ug/ml、MIC50lug/ml;氨苄西林/舒巴坦MIC902ug/ml、MIC500.75ug/ml;头孢克洛MIC9024ug/ml、MIC503ug/ml;氯霉素MIC908ug/ml、MIC500.5ug/ml。39.3%的HI检测出TEM基因,未检测出ROB基因。53株TEM基因中有15株发生突变,突变基因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平均MCI高于未发生突变基因组。结论(1)流感嗜血杆菌是苏州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在呼吸道感染细菌病原中位于第2位。(2)流感嗜血杆菌四季检出率不同,以春冬季检出率较高。感染多见于婴幼儿,男性感染率高于女性,主要表现在春冬季。(3)本地区流感嗜血杆菌各生物学类型均可检出,以Ⅱ型和Ⅲ型占多数,32.6%的流感嗜血杆菌分离株产β-内酰胺酶,以Ⅱ型产酶率最高。(4)流感嗜血杆菌对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及氯霉素有较高的耐药率,第二、三代头孢菌素已出现耐药株,并且多重耐药株达22.0%。(5) 39.3%的流感嗜血杆菌检测出TEM基因,未检测出ROB基因。28.3%TEM基因发生突变,突变基因组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性高于未发生突变基因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