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鳞状细胞癌中Musashi1过AKT-mTOR信号通路促进CCL2的分泌并影响巨噬细胞极化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bitian_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食管癌是目前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根据其病理诊断主要分为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和食管腺癌(Esophageal adenocarcinoma,EAC)2种类型。ESCC在我国范围内均呈现高发病率状态,尤其在中国河南等地。目前临床上针对ESCC的治疗方法主要为手术、放化疗、及靶向治疗等,但患者5年的总生存率不足20%。因此需要进一步的探讨ESCC的发病机制,从而发现新的治疗方法,改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5年生存率。肿瘤处于复杂的体内环境中,其发生发展是多方面相互作用的产物,受肿瘤微环境(Tumormicroenvironment,TME)的影响。TME由肿瘤细胞和多种其他类型的细胞及细胞外基质构成,通过细胞与细胞的直接或间接接触的方式形成相互促进或抑制的调控网络,调节肿瘤内部的免疫状态,促进肿瘤的进展。M2型肿瘤相关的巨噬细胞(Tumor associate macrophages,TAMs)在TME中发挥重要作用,其高表达CD163,可以通过分泌IL10、TGFβ等细胞因子抑制CD8+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而且CCL2与CCR2相互作用可以促进趋化单核细胞并将其极化成M2型TAMs,从而有助于肿瘤微环境的形成并促进癌症的进展。Musashi(MSI)家族是由Musashi基因编码的一类高度进化保守的RNA结合蛋白(RNA binding protain,RBP),包括 Musashi1(MSI1)和 Musashi2(MSI2)2种蛋白。最初发现在MSI1对神经细胞干性的维持及细胞的分化中发挥重要作用。后续实验发现MSI1对肿瘤的增殖、凋亡等相关,并且MSI1发现可以通过AKT-mTOR信号通路促进炎症应答能力及肿瘤细胞的侵袭能力,但MSI1在TME中对巨噬细胞及CCL2分泌的影响尚不清楚。巨噬细胞在TME中起重要作用,探索MSI1对巨噬细胞的影响能帮助我们理解其在TME中的作用。目的本文旨在探究肿瘤细胞表达MSI1对巨噬细胞的影响,为ESCC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利用食管癌TCGA数据,根据MSI1的表达值的中位数将其分为MSI1高表达组和MSI1低表达组,分析MSI1的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参数及预后的相关性;利用TIMER网站分析MSI1的表达与肿瘤浸润细胞的相关性;qPCR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细胞系上MSI1的mRNA表达情况;利用RNA干扰技术(siRNA)将靶向MSI1的siMSI1序列转入TE1和KYSE70细胞中作为实验组(siMSI1#1组),以转染si Negative control(siNC)序列的TE1和KYSE70细胞作为阴性对照组(siNC组),用qPCR、Western blot分别检测TE1、KYSE70细胞系siNC组和siMSI1#1组中MSI1基因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qPCR及趋化因子试剂盒分别检测TE1、KYSE70细胞系siNC组和siMSI1#1组中13种趋化因子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利用GEPIA网站分析MSI1与CCL2的相关性;利用GEO食管鳞状细胞癌数据库,将样本按MSI1表达值的高低进行排序,选取10个高表达样本与10个低表达样本进行差异基因分析,将差异基因进行富集分析及GSEA富集分析;用Western blot验证siNC组和siMSI1#1组中AKT、mTOR及CCL2的表达情况;用迁移实验分析TE1、KYSE70细胞系siNC组和siMSI1#1组肿瘤细胞上清招募单核细胞的情况,细胞流式检测TE1、KYSE70细胞系siNC组和siMSI1#1组招募的单核细胞上CCR2的表达情况;用迁移实验分析TE1、KYSE70细胞系siNC组和siMSI1#1组肿瘤细胞上清对CCR2抑制剂提前预处理的单核细胞招募情况;用siNC组和siMSI1#1组的肿瘤细胞上清培养磁分选的单核细胞7天后,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用免疫荧光观察CD163+细胞的比例,用qPCR检测M2型巨噬细胞的表面标记物(CD163、IL10、TGFβ)的表达情况,用流式检测极化的单核细胞上CD163的表达情况。结果1.TCGA数据结果表明患者MSI1的表达水平与临床TNM分期、发生部位相关,低表达MSI1的患者的总生存期更长。TIME网站预测MSI1与巨噬细胞的聚集具有相关性。2.qPCR及Western blot结果表明siMSI#1的序列可以有效的沉默TE1、KYSE70细胞上MSI1基因的表达。3.qPCR及多因子检测结果表明相对于TE1、KYSE70细胞的siNC组,siMSI1#1组表达较低水平的CCL2,同时GEPIA网站预测MSI1与CCL2的表达具有正相关关系。4.GEO数据结果表明相对于低表达MSI1的肿瘤细胞而言,高表达MSI1的肿瘤细胞的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AKT-mTOR信号通路,Western blot进一步验证TE1、KYSE70细胞系的siMSI1#1组可以通过AKT-mTOR信号通路抑制CCL2的分泌。5.迁移实验结果表明相比较于TE1、KYSE70细胞siNC组,siMSI1#1组的肿瘤细胞上清减少单核细胞的招募。同时细胞流式结果表明siMSI1#1组招募的单核细胞上CCR2的表达比例也明显降低。当抑制单核细胞上CCR2的表达后,TE1、KYSE70细胞siNC组的肿瘤细胞上清会减少单核细胞的招募。6.免疫荧光、qPCR及流式结果表明相对于TE1细胞系siNC组,siMSI1#1组的肿瘤细胞上清不易将招募的单核细胞极化成M2型的巨噬细胞。结论1.在食管癌患者中,MSI1的表达水平与临床TNM分期、发生部位及预后相关。2.食管鳞状细胞癌细胞系上MSI1通过AKT-mTOR信号通路促进CCL2的分泌,进而招募单核细胞并将其极化成M2型巨噬细胞。
其他文献
随着空间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满足日益复杂的任务要求,越来越多的航天器上开始配备有大型挠性附件结构。挠性航天器在其在轨运行过程中,受到角速度测量部件发生故障、外部
无偏基和量子纠缠是量子力学和量子信息学中两个重要的研究对象.早期人们主要研究无偏的直积基、不可扩展的直积基;后来,人们将基的无偏性和量子纠缠相结合,研究无偏的最大纠缠基、不可扩展的最大纠缠基等;近几年,人们开始研究无偏的特殊纠缠基.无偏基和量子纠缠与量子信息中的许多重要问题有着紧密的联系,使得无偏的纠缠基的研究越来越重要.本文致力于研究两体量子系统中三类无偏基的构造.首先,在两体量子系统C2dd+
化学链技术是一种清洁高效的新型无火焰燃烧技术,其利用载氧体在燃料反应器和空气反应器之间交替进行还原-氧化反应,实现氧和热量的传递,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煤焦油作为煤炭热解制气、制炭过程的副产品,是制备炭黑、提取苯酚类化合物等高附加值产品的重要原料。本课题组基于化学链气化的研究原理,通过调控反应温度和载氧比,提高产物中固相碳收率,提出液体燃料化学链热解用于制备炭黑的工艺。为确切掌握热解反应规律及载氧体表
大宁河流域位于三峡库区核心区域,水热条件充足,适宜植被生长;其东、北、西三面被高山环绕,南与长江相接,生态环境相对独立。近年来,该区植被覆盖发生了很大变化,同时生态环境也因三峡工程变得更加敏感。目前针对区域的植被变化多集中于较大的区域,对于小区域的少量研究也仅仅集中在低时相的变化研究,很少在动态变化过程方面考虑;其驱动力研究也集中在气象和地形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对人为因子研究涉及较少,且多采用相关分
众所周知,Bcl-xl,Bax2和NF-κB参与抗凋亡反应。尽管在一些鱼中已经报道了Bcl-xl,但NF-κB介导的调节机制和细胞抗凋亡功能仍不清楚。本实验我们克隆了草鱼(Ctenopharyngodon
在我国社会整体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的过程中,幼儿教育事业的整体水平提高,对于人才培养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促进性作用。幼儿美术教学工作开展中,创意美术在其中所占有的地位是至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电子设备的快速更新,以印制线路板(PCB)为代表的电子垃圾会越来越多,随意处置电子垃圾会对水土造成污染。同时,电子垃圾也是一种重要资源,其中含有大量的金属。在过去十几年中,PCB的处理从最初简单拆解发展到后来的冶炼和电化学回收,金属回收的技术和工艺不断被改进和更新。本论文在传统湿法冶金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用以回收印制电路板中金属铜,在电解过程中使用了离子交换膜,整个工艺流程闭路
北斗既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相关,更与国家的战略息息相关。在工农业生产、林业、渔业、电力、金融、城市建设等方面发挥着战略性支撑作用,在国防现代化建设方面更是具有不可替代
会议
研究目的焦虑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常见的精神并发症,易被临床医务工作者和患者忽视,近年来众多学者研究表明合并焦虑与慢阻肺患者治疗依从性差、认知功能障碍、急性
空间碎片正严重威胁着航天器的在轨运行,空间碎片撞击航天器的平均速度超过10km/s,这样的超高速撞击过程,一旦发生就可以轻易穿透航天器防护结构。轻则致使航天器局部失效、功能降阶,重则发生整星解体机毁人亡。进行空间碎片环境下的航天器生存力评估,对于任务风险评估和任务规划都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为提高的航天器生存力评估结果适用性,本文针对确定部件失效到系统生存力的风险传递过程进行模型搭建与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