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立克氏病(MD)是由高度细胞相关的免疫抑制性致癌α-疱疹病毒—马立克氏病病毒(MDV)引起鸡的一种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MDV在B细胞内限制性产生感染,感染后7天左右(7 dpi)在CD4+ T淋巴细胞中潜伏感染,持续两个星期之后病毒重新激活并诱导肿瘤的发生、发展。潜伏感染的T淋巴细胞病毒从皮肤和羽毛毛囊上皮细胞,释放含囊膜的病毒颗粒到周围环境中。感染转化的CD4+ T细胞含有马立克氏病病毒基因组,通过血液迁移并在皮肤、内脏器官和外周神经建立淋巴瘤。在本研究中,利用实时定量RT-PCR方法对rMd5和rMd5Δmeq在5 dpi的鸡脾脏组织中免疫和非免疫相关基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rMd5和rMd5Δmeq均能够对感染鸡引起强烈的免疫反应,而meq基因对宿主基因表达没有显著影响。同时发现重组鸡痘病毒rFPV+meq感染的鸡胚胎成纤维细胞中Bcl-2的转录活性降低,表明单独的meq基因不能阻碍鸡痘病毒诱导的细胞凋亡,相反起着加速凋亡作用。基因芯片的数据也支持上述分析,并显示meq基因在21 dpi对于病毒的重激活和复制起着重要作用。另外,rMd5和rMd5Δmeq重组病毒感染都涉及宿主免疫应答诱导的IFN-α/β信号转导通路以及干扰素的抗病毒作用途径,这种免疫应答作用在病毒感染5dpi被激活,而在21 dpi迅速被抑制。此外,通过实时定量RT-PCR技术对感兴趣的基因,如MMP-13,MX,IFN-γ,VLIG-1,Bcl2l14和Bu-1a进行了测定,阐述了它们在马立克氏病病毒感染后的促/抗肿瘤或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作用。所有的结果表明,在MDV感染初期,鸡体免疫系统具有很强的抗病毒、抗肿瘤及促细胞凋亡作用,但随着MDV感染进程,经过潜伏期的逃逸至病毒的重新激活,宿主的抗病毒及抗肿瘤作用明显受到抑制,这便为MDV病毒的后期感染和肿瘤发生、发展创造了便利条件。为了阐述miRNA在MDV诱导肿瘤发生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对gga-miR-181a、gga-miR-21以及相关基因如Fas L、FIGN、HOXA11等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测定,以确定它们在诱导MSB-1细胞凋亡、细胞增殖过程中相互关系。结果表明,gga-miR-181a和gga-miR-21都与细胞的程序性死亡成正相关关系。此外,FIGN和HOXA11具有很强的抗凋亡和促进肿瘤细胞增殖的能力,至少是在CD4+ T淋巴瘤细胞中,并且这种作用受gga-miR-21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