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信息化的进程十分迅速,报纸、杂志、广播和电视等传统大众传媒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的同时,卫星通信、互联网等新传播技术发展更是日新月异。在信息的接触、收集、处理和传播成为了个人、团体、机构、组织或企业最基本、最大量活动的今天,传播各方参与者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这其中当然也包括了作为专门从事新闻传播事业的媒介体。
鉴于传播学学科目前对于媒介的研究多数是处于“分而述之”的状态,仅仅是对媒介个体独立的观察和研究,不具备整体性和联系性;而“媒介生态圈”的研究又将传播媒介整体的联系笼统化,不具有对单个媒介之间相互交流和影响的框架。本文即是对这一传播学领域的缺失进行较为初步的探索,试图构建媒介间相互影响研究的初步框架,大致从媒介对媒介的影响力决定要素、媒介间相互影响的方式、媒介间相互影响效果层面的探讨方面进行分析。作为传播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的空白领域,媒介间相互影响研究的初步探索必须建立在对现有传播学理论的联系上:从传播学理论构架来看,“媒介间的相互影响”是缺失的;从传播学现有理论研究来看,这些现有理论成果对“媒介间的相互影响”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理论价值。
本文以“山西省黑砖窑事件”为例,体现出媒介之间相互影响流的确实存在及其相互影响的多种方式。“山西黑砖窑”作为中国转型期间凸显出来的一次公共危机,曾在2007年6月份至8月份是全国各媒介报道的重要话题,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各媒介对该事件的报道,还是各媒介对于事件解决所起到的作用都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该事件中“媒介间的相互影响”促使媒介整体形成了一股合力,参与到该事件的社会生活当中来。而“媒介间的相互影响”如何体现,本文将会以《人民日报》和《南方周末》为重点阐述对象,以个案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