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的优秀民族文化是我国乃至全世界文化宝库中非常珍贵的财富。如何更好地将这些优秀的民族文化传承下去,特别是通过基础教育,在青少年中传承下去,是当前急待解决的迫切问题。本文通过查阅了大量有关的文献资料,并对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若干所中小学传承蒙古族艺术的现状展开调查,以民族教育学、教育人类学为基本的理论根据,力图揭示当前蒙古族艺术在通辽市中小学传承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及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寻求改进的措施和建议,使蒙古族文化艺术在蒙古族地区得到很好的传承和发展。本文分四个部分。绪论部分介绍了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以及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正文共分三章,在第一章中,文章介绍了通辽市的基本概况以及通辽地区流行的几种主要的蒙古族艺术形式,如科尔沁民歌、安代舞、马头琴和四胡、乌力格尔好来宝、查玛舞、科尔沁的博舞和近代的科尔沁版画等。第二章也是本文的重点章节,主要是对蒙古族艺术在通辽市的中小学传承现状在若干学校做了调查,从课程设置、教材、设备以及教师等方面为主展开调查及研究,搜集了大量的相关政策和各界人士对这一问题的态度。第三章对调查和访谈结果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了蒙古族艺术在中小学传承的问题及原因:政府的重视力度不够,在蒙古族艺术普及方面的资金投入薄弱;蒙古族艺术的教学资料、设备以及艺术教学实践场地匾乏;缺乏符合本民族地区特色的校本课程,校本教材的开发也远远不够,没有突显出少数民族地区学校艺术教育的特殊性;“应试教育”影响着蒙古族艺术实践的开展;蒙古族艺术教育在蒙、汉学校中受到的重视程度存在着巨大差异;“多元一体”的教育理念还没有在蒙古族艺术教学实践领域里得到很好的体现;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等问题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的剖析。最后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