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闽江河口潮间带短叶茳芏(Cyperus malaccensis var. brevifolius)湿地、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 Loisel)(入侵斑块)湿地和短叶茳芏湿地遭踩踏形成的裸露湿地为研究对象,分别于2011年9月26至10月3日(农历8月29到9月初6)和2012年3月23日至3月27日(农历3月初2到3月初6)进行实地观测,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和浮箱-气相色谱法,测定N20通量,以研究潮间带短叶茳芏湿地在不同潮汐状况下,N20的通量特征和不同人为干扰方式对短叶茳芏湿地N20通量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①秋季,涨潮前、涨落潮过程中和落潮后,短叶茳芏湿地N20平均通量分别为19.74μg?m-2?h-1、12.80μg?m-2?h-1和51.41μg?m-2?h-1,总平均通量为25.65μg?m-2?h-1,表明秋季白天短叶茳芏湿地为N20的排放源;春季,高潮有淹水时,短叶茳芏湿地N20排放通量在淹水前为2.39μg?m-2?h-1、淹水过程中为2.00μg?m-2?h-1、潮水排干后为26.05μg?m-2?h-1,短叶茳芏湿地N20排放通量平均值为13.11μg?m-2?h-1,高潮无潮水的三天,N20平均排放通量为-13.19μg?m-2?h-1,春季的总观测平均值为-2.67μg?m-2?h-1。说明春季白天短叶茳芏湿地为N20的汇;②对互花米草(入侵斑块)湿地N20通量观测表明,互花米草湿地N20通量(15.37μg?m-2?h-1)低于短叶茳芏湿地(18.77μg?m-2?h-1),说明互花米草入侵降低了短叶茳芏湿地的N20排放;③对短叶茳芏湿地进行添加养分干扰实验(按农业施肥标准:氮磷肥比例3:2,输入量分别为165kg?N?hm-2和110kg?P?hm-2),结果显示,养分输入显著增加了短叶茳芏湿地N20排放。秋季,养分输入后,短叶茳芏湿地N20排放平均值为163.72μg?m-2?h-1,春季,养分输入后,高潮淹水时和高潮无淹水时,短叶茳芏湿地N2O排放平均值分别为227.62μg?m-2?h-1和1178.64μg?m-2?h-1,极显著高于对照;④对踩踏形成的裸露湿地N20通量进行观测,结果,裸露湿地N20平均通量为-0.76μg?m-2?h-1,说明踩踏降低了短叶茳芏湿地N20通量,但降低程度因植物的生长季节和潮汐环境的差异而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