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下,随着网络的发展人们日常生活更大程度地向线上转移,网络营造出一个超越时空边界的线上生活空间,来自世界各的人们都在这个空间中聚集并产生互动,跨文化传播活动在网络空间中以更广泛、更深入的方式进行。其中,社会化媒体平台成为跨文化生存者进行文化接触的重要方式,催生跨文化自媒体,成为当下跨文化信息传播的重要节点,构建起更直接、更广泛的跨文化交流形式。对做好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提升中国文化在跨文化传播中的影响力,消除国际社会对我国的偏见与误解具有借鉴意义。因此,本文从“去他者化”视角分析了跨文化自媒体这一新兴跨文化传播主体,揭示其“去他者化”内涵;并从跨文化自媒体的实践中对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提出了具体可行的意见。首先,针对以往跨文化传播研究及实践中的问题,学者们提出了“他者化”概念。具体表现为大众传播通过对话语符号的操控,不断加深不同文化间的偏见与误解,造成对文化的刻板印象,给跨文化传播造成阻碍。因此,只有包容差异,积极需求文化间的共同点;回归“主体间性”,建立平等对话的传播关系;寻求“文化共意域”,支持多方对话,构建跨文化传播的公共空间才能“去他者化”,开展和谐的跨文化交流。借由多模态的表现形式与场景化趋势,新媒体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跨文化交流的空间与文字壁垒,为当下跨文化传播“共意域”的生成创造了条件。而新媒体环境中的跨文化自媒体的出现和兴起则进一步建立了"去他者化"的跨文化传播路径。其一,跨文化生存者通过开办跨文化自媒体获得了缺失的话语权,能充分参与公共议题的讨论,从“边缘人”转变为跨文化话题中的“意见领袖”,打破大众媒介的话语垄断,展现跨文化生存群体真实面貌与利益诉求。其二,自媒体的即时互动特性促成了跨文化传播中“主—客”之间的传播关系向主体间性的传播关系的转化,并在个体与个体的充分交流中发掘出不同文化间的“共享价值”,形成跨文化议题讨论的和谐空间。其三,与大众媒体相比,跨文化自媒体通常由具有跨文化生存经历的人创办,对两国甚至多国文化的接触使他们往往更具备文化的多元视野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更能以间性的文化视角对待异文化,从而能跳出传统媒体基于文化偏见的内容选择框架,对我国文化进行客观展示。其四,跨文化自媒体追求话语增值,采用以“对话”为前提的叙事策略,表达口语化,并通过亲身参与进行体认式叙事,引发共鸣,确保文化内容的传播效果。拥有“去他者化”特质的跨文化自媒体收获了大量网民的关注喜爱,中国文化要想更好地被世界接受和认同也需要借鉴跨文化自媒体,从“去他者化”的角度思考传播策略。具体来看,一方面,可以将当代中国社会生活场景作为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内容,中国文化实际上就体现在每个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以生活化的细节吸引外国受众,表现真实立体的中国形象;另一方面,要挖掘中国文化中的共享价值,以共享价值作为切入口建立文化对话;同时转变宣传式的传播模式,充分了解国外文化、社会背景,细分受众,基于受众立场使用亲近性文本与直观的媒介形式,引导互动,建立起对话式的传播,形成意义共享,加深外国受众对中国文化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