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到:“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优秀与丰富,激发幼儿爱祖国的情感。”“城乡各类幼儿园应该充分利用本地各种教育资源,建构适合本地幼儿发展的课程”。民族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智慧与财富,在幼儿园充分开发与利用民族传统文化课程资源不仅丰富了幼儿园课程资源的类型,对培养幼儿的民族认同感、激发爱国情感、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壮族在悠久的历史积淀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这些民族传统文化渗透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与幼儿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在壮族人民聚居地的幼儿园开发和利用壮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课程资源,是真正立足于儿童生活和文化现实的课程资源开发,是真正贴近幼儿生活,满足幼儿发展需要的。本研究以壮族传统文化课程资源在A幼儿园的开发与利用为切入点,综合运用观察法、访谈法、文献法、案例分析法多方位、多视角搜集客观的原始资料,真实地呈现A幼儿园开发利用壮族传统文化课程资源的情况,探讨A园在开发利用壮族传统文化课程资源过程中可借鉴的经验和存在的不足之处,找出存在问题背后的原因。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可操作性较强的建议和策略,总结适于推广的经验。以期给个案园和该地区同类幼儿园开发和利用壮族传统文化课程资源的工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启发。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阐述了选题缘由、研究意义以及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同时综述了前人的主要研究成果,对本研究的核心概念做出了界定。第二部分,对壮族传统文化进行整理概述探索壮族文化的历史及发展,阐述壮族传统文化的主要形态,并从对儿童、对课程、对社会三个层面分析壮族传统文化在幼儿园的教育价值。第三部分,分别从A园园长、中层管理人员、教师、家长的视角调查对壮族传统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目标认识、A园壮族传统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内容、开发的方式效果等方面展开调查,了解A园壮族传统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现状。并总结出A园开发利用壮族传统文化课程资源的四条有效经验,即园级层面给予经费、环境、园本培训上的支持,组织实施相关民族文化活动时将主动权交给孩子,争取家庭社区资源的及时补位,寻求多样化的开发形式。同时分析了A园开发利用壮族传统文化课程资源存在的两个主要问题,即教师对文化的认识不够全面,教师课程开发利用的能力不足,导致部分民族文化活动开展的广度和深度不够。第四部分,根据对A园开发利用壮族传统文化课程资源的现状分析,对存在的不足提出意见建议。尝试从教师培训及能力提升、建立壮族传统文化课程资源库、建立壮族传统文化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奖励和评价机制三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一些思考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