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迅猛发展,公路里程的持续增加,交通活动所产生的气溶胶颗粒物已成为公路土壤环境系统中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兴建公路在占用大量耕地面积的同时,交通活动持续产生的重金属污染源必然也会对路侧土壤造成隐蔽性、长期性、潜在性的危害。因此深入研究公路路侧土壤重金属污染,分析确认其在公路路侧土壤中的污染程度、污染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等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以安顺境内不同通车年限的公路路侧土壤为研究对象,选择了G60西秀段(江常村断面)、G320西秀段(大西桥村断面)和S102平坝段(小河湾村断面)公路,详细分析了三条公路路侧土壤重金属元素(Cu、Zn、Ni、Cr、Cd和Pb)含量在不同水平距离的分布特征和不同垂直深度的空间变化及影响因素,基于地累积指数和修正的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指数对公路路侧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评价,并应用多元统计方法对路侧土壤重金属进行判源分析,得到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三条断面公路路侧土壤中Ni、Zn、Cu、Cr、Pb和Cd含量均值均高于贵州省土壤背景值,变异系数的计算结果表明,Cd在路侧土壤中均表现出高度变异,说明该元素含量受外界影响较大。(2)公路作为一个线状污染源,由于受到汽车行驶过程中路面空气湍流的影响,交通活动所产生的不同大小的气溶胶颗粒在路侧的迁移速度和沉降距离具有差异性,因此呈现出不同的分布模式。本研究中三条断面公路路侧表土中Ni、Zn、Cr、Pb和Cd含量随路侧距离的增加先增加至峰值,达到峰值之后出现下降趋势,整体呈偏态分布,峰值主要集中分布在路基距离5~20 m之间;Cu含量随路侧距离的增加而下降,峰值出现在路基处,整体呈指数递减分布。(3)三条断面公路北侧垂直剖面土壤中Ni、Cu、Cr和Cd含量主要累积在土壤剖面0~10 cm范围内,土壤Pb含量主要累积在16~20 cm之间,土壤Zn含量在剖面中整体呈现锯齿多峰状。(4)地累积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三条公路路侧土壤Cd和Ni整体达到轻度污染水平,其它元素整体属于无污染状态,其中部分采样点出现轻度污染水平。(5)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表明,三条公路断面发生了Cd中等潜在生态风险,其它重金属元素在各断面采样点的最大单项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远未达到轻微风险的上限值。三条公路断面整体上处于中等综合潜在生态风险,少数样点甚至达到强度综合潜在风险。(6)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结果显示,江常村断面、大西桥村断面和小河湾村断面公路两侧土壤中重金属元素Ni、Zn、Cu、Cr、Pb和Cd的来源相同,其含量主要受到交通污染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