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贫困是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消灭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回顾历史,贫困一直是困扰中国发展最大的问题。对中国社会而言,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在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向贫困宣战,历经了普遍贫困、地区贫困、基本解决温饱、全面消灭贫困等多个贫困变化形态。几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一如既往的坚持贫困治理道路,并结合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和历史背景,提出了适应不同时代要求的理念和方略。由此不断创造、丰富和创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贫困治理体系,成功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贫困治理的道路。本文以主要领导人扶贫思想的演变及扶贫在党领导国家建设和发展战略中的历史定位为经,以中国共产党扶贫方略构想为纬,系统论述了中国共产党扶贫方略的形成、发展、演变和创新的历史进程。梳理了减贫战略的嬗变,勾勒出了中国特色的贫困治理之路。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中国减贫的经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政治优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是减贫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保证;坚持以发展为中心的减贫思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是不断推进扶贫脱贫的物质基础;坚持政府主导、科学规划,是重点推进扶贫发展事业的工作方法;创新完善帮扶方式、激发内生动力,是持续大规模脱贫的重要保障。进而结合突出业绩和脱贫攻坚的经验,中国治贫之路对世界减贫事业具有四重启示: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坚持以“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选择合适的经济体制改革模式;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独立自主的关系,实行综合减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