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高中生的一项重要活动,学习始终受到多方关注。通过学习不仅能增长个体的知识、发展个体的技能,而且能改善与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学会学习、适应学习、自主学习、快乐学习等等,已成为当今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学习适应性是衡量个体学习效果的一项重要指标,其水平高低不仅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还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以往有关高中生学习适应性的研究主要针对城镇学校,较少涉及农村学校的贫困高中生,特别是采用学习心理辅导方式来改善学生学习适应性的研究更是不足。本研究以湖南省常德市某县农村学校高一年级92名贫困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组-对照组前后测”设计,在正常学校教育基础上,通过班级团体辅导模式对实验组学生实施14次激发学习动机,改进学习方法,改良学习环境,提高学习成效的学习心理辅导活动,并对干预前后学生学习适应性状况进行考察。研究结果表明:1.农村高中贫困生学习适应性不良的总检出率为70.7%,主要表现在学习态度、学习技术、学习环境、身心健康及总量表等方面,均显著低于常模水平。2.与励志班贫困生相比,不论在学习适应性总量表还是在学习态度、学习环境及身心健康分量表上,农村高中贫困生的得分均明显偏低。3.与农村高中非贫困生相比,不论在学习适应性总量表还是在学习技术、学习环境及身心健康分量表上,农村高中贫困生的得分均明显偏低。4.与对照组相比,班级团体辅导后,实验组不论在学习适应总量表(F=27.343,p=0.000)还是在学习态度(F=7.729,p=0.007)、学习技术(F=18.848,p=0.000)、学习环境(F=14.161,p=0.000)及身心健康(F=12.023,p=0.001)分量表上,均明显好于前者,差异显著。本研究结论如下:1.农村高中贫困生学习适应性状况明显偏低,发展不平衡;2.学习基础,家庭经济状况是影响农村高中贫困生学习适应性的重要因素;3.学习心理班级团体辅导活动对改善农村高中贫困生学习适应性状况的作用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