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改良剂和灌溉方式对盐碱地改良效果与温室气体排放影响研究

来源 :内蒙古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songyuy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套灌区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受气候条件、灌排不畅、地下水位高等影响,导致土壤盐渍化程度严重,土壤生产力较低,盐分胁迫严重制约了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盐碱地综合治理项目的实施,契合国家的生态治理方针政策,助力农业的高质量绿色发展,同时采用多重改良措施可能对农田生态环境产生较大的影响。为了揭示不同改良措施及灌溉方式对盐碱地农田水盐运移、作物生长及温室气体排放影响,从而寻求适宜的盐碱地改良技术,本研究以中度盐渍化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大田小区试验,分析研究不同改良剂(生物炭、石膏、秸秆、有机肥)与灌溉方式(地下水滴灌、黄河水畦灌)共同作用对盐渍化土壤理化性质和农田温室气体排放规律的影响,综合评价既能改善盐渍化农田水土环境、发挥固碳减排效益,又能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改良措施,为河套灌区盐渍化农田综合治理和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不同灌溉方式下土壤改良剂均不同程度提高耕层土壤含水率,滴灌增幅效果较黄河水畦灌明显;不同灌溉方式下生物炭、秸秆深埋均可提高耕层土壤温度,与空白相比,滴灌处理下生物炭、秸秆深埋土壤温度分别提高了 0.89%~16.31%、0.45%~18.06%,黄河水畦灌处理下生物炭、秸秆深埋土壤温度分别提高了 0.83%~17.86%、1.66%~19.65%。(2)滴灌条件下秸秆深埋、石膏+有机肥、石膏有效降低土壤pH值,黄河水畦灌对土壤pH影响较小;不同改良措施条件下,改良第二年降盐效果明显,其中滴灌条件下施用生物炭、秸秆深埋和石膏降盐幅度显著;黄河水畦灌较滴灌条件下积盐程度高。生物炭与石膏显著增加土壤养分含量。(3)不同改良措施对葵花生长状况均有促进作用,且滴灌与改良剂共同作用效果更显著,改良第二年增产明显,增幅在20%左右。(4)施加生物炭和石膏显著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通量、排放强度(GHGI),其中滴灌条件下排放强度降低16.77%~34.93%。(5)改良第一年经济效益提高不明显,改良第二年各处理均提高经济效益,且滴灌处理较优;同时秸秆、石膏、生物炭作为废弃物,对于资源再利用及生态环境改善具有可持续效益等。综合考虑改良剂与灌溉方式共同作用对中度盐渍化土壤理化性质、作物生长特性以及固碳减排效果的影响,在滴灌条件下施用生物炭(22.5t/hm2)和石膏(37.5t/hm2)的改良效果更佳。
其他文献
为了便捷、有效且减少地表破坏面积地原位测定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采用改制后的十字剪切仪在青海大学校内原生植被生长的试验区,分别进行了三种植被覆盖度和三种含水量条件
以苗族芒筒芦笙乐舞的表演形态的变迁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野调查法、文献法和比较的研究方法,研究目的是为了厘清丹寨县苗族芒筒芦笙乐舞表演形式的古今变迁,认为芒筒芦笙是苗
<正>教育叙事研究是研究主体对教育中的各种叙事素材的分析研究,采用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让读者从故事中体验教育是什么或教育应该做什么。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形势下,数学文化的作用日益显著,也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在基础教育阶段,数学文化的渗透对提升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有重大意义。可长期以来,在应试
无线传感器网络为土壤水分实时采集提供了经济、方便的途径,对分析土壤含水量时空变异和作物生长气候变化意义重大。将无线传感器网络与TDR-3土壤水分传感器结合实现土壤水分
为了配合当前的垂直绿化形势,合理开展发掘与利用木质藤本资源,该项目选择了15种落叶和10种常绿河南乡土植物,进行试种评价,从综合评比来看中华常春藤、爬山虎、扶芳藤、紫藤、葛
英国作家艾米丽·勃朗特的唯一代表作小说《呼啸山庄》,写作于19世纪,被誉为英国文学史上最奇特的小说。作者在这部作品中,向读者展现了男女主人公颇为挣扎的心灵历程,表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