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前海洋塑料垃圾污染与全球变暖、臭氧空洞等成为了亟待解决的全球环境问题,引起了世界各国广泛的关注,联合国和G20纷纷将塑料垃圾污染作为重要议题给予讨论,海洋塑料垃圾治理迫在眉睫。海洋塑料垃圾分布的测算是塑料垃圾治理的前提,贸易从流量的角度影响塑料垃圾的分布。随着多国陆续出台禁塑令并不断调整贸易政策,塑料垃圾贸易发生巨大变化,从而改变全球海洋塑料垃圾的分布,进而影响全球塑料垃圾治理合作态势。相关国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海洋塑料垃圾污染与全球变暖、臭氧空洞等成为了亟待解决的全球环境问题,引起了世界各国广泛的关注,联合国和G20纷纷将塑料垃圾污染作为重要议题给予讨论,海洋塑料垃圾治理迫在眉睫。海洋塑料垃圾分布的测算是塑料垃圾治理的前提,贸易从流量的角度影响塑料垃圾的分布。随着多国陆续出台禁塑令并不断调整贸易政策,塑料垃圾贸易发生巨大变化,从而改变全球海洋塑料垃圾的分布,进而影响全球塑料垃圾治理合作态势。相关国家政策的调整对贸易有什么影响,未来全球塑料垃圾贸易网络结构如何变动?这些问题成为当前各国政府和学术界关注、研究的重点。本文主要研究塑料垃圾贸易网络演化和海洋塑料垃圾污染治理问题。首先从国际贸易的角度研究海洋塑料垃圾的分布,分析了全球和部分国家塑料垃圾贸易概况。在此基础上,使用复杂网络方法构建全球40个国家30年(1990-2019年)的塑料垃圾贸易网络。通过分析塑料垃圾贸易网络度数中心性、中间中心性、接近中心性和整体网密度指标,评价了中国、美国等塑料消费大国在全球塑料垃圾贸易网络中的地位与影响力。本文研究的核心内容,是设计海洋塑料垃圾治理博弈模型,将贸易网络中重要节点国家的实际数据带入模型计算Shapley值,最后计算结果进行公平性和稳定性检验。本文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中国及相关国家的塑料垃圾进口禁令已改变了部分节点国家在塑料垃圾贸易网络中的地位,导致全球塑料垃圾贸易网络重心发生转移,由此全球塑料垃圾贸易网络呈现稀疏化状态,相关国家的塑料垃圾贸易的依存度下降,贸易联系的紧密度下降。(2)从治理模型研究结果来看,一国参与治理合作的收益与技术水平、贸易量以及一国财富实力有关,区域内国家技术共享水平越高、国家财富实力越强、贸易量越少,联盟内的效益就越大,参与国家分配的效益越高。(3)Shapley值计算结果显示,当国家达成合作治理联盟关系后,所获得的效益明显的大于自己单独处理垃圾的收益,海洋塑料垃圾合作治理存在可行性,这有助于全球海洋塑料污染问题的解决。本文研究以复杂网络和合作博弈理论为前提,从国际贸易的角度探讨海洋塑料垃圾污染问题。针对贸易网络和治理博弈模型的研究结果,本文最后从全球、区域和国家三个层面提出具体的海洋塑料垃圾治理的对策建议,以期能够推动海洋塑料垃圾治理合作,保护人类共同的蓝色财富。
其他文献
当前我国装备制造业已建立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但在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GVC)分工体系中仍处于中低端水平。随着国际科技竞争的日趋激烈,技术进步逐渐成为向更高价值链地位攀升的关键,而技术进步主要源于国内自主研发和国际技术溢出。在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低下、国际分工体系参与程度逐渐加深背景下,进口中间品已成为我国获取技术溢出、实现技术进步的重要途径。鉴于此,本文以我国装备制造业为
粤港澳大湾区由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佛山、中山、惠州、江门、肇庆九个地市共同构成,是迎合目前国家发展的战略布局需要而提出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策略布局。科技创新作为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与第一动力,将会持续地支撑和优化粤港澳大湾区的领先结构优势创新。如今在湾区一贯注重科技创新的发展观念影响下,各地政府加大力度鼓励研发与创新,但科技创新发展仍未达到区域高效协同的状态,
北极航线通航后,将成为连接东亚、西欧和北美的最便捷通道,航线经济腹地地区也将成为世界经济最重要和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因此,测算北极航线经济腹地各国投资便利化水平,定量分析投资便利化如何影响中国在该地区直接投资,对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及对外投资合作意义重大。本文从投资总量、分区域和国别三个角度分析了中国对北极航线经济腹地直接投资现状。构建北极航线经济腹地国家投资便利化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制度便利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我国的各行各业都在积极地进行变革,银行业更是不断深化商业化改革,其市场结构完成了从完全垄断到寡头垄断,再到垄断竞争的调整,持续提高与经济结构的适配度。与此同时,我国的经济实力也在不断增强,经济增长速度位于世界前列,但是经济发展质量却有待提高。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商业银行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银行业市场结构变化与经济发展质量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关系,本文以京津冀为例,对此进
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签订,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2020年东盟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与东盟的双边经贸关系已成为全球经济网络演化的关键力量。中国与东盟联系不断增强,政治经济的良性互动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南海地缘问题作为其冲突的主要根源存在不稳定性,明晰南海地缘关系走向,量化分析其对东盟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并对中国与东盟的贸易做趋势研究有助于为中国对外渗透国家经济权力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全球经济疲软等情况恶化了国际投资环境与国际贸易合作环境,导致贸易合作、投资等不稳定因素骤增,“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面临巨大压力。其中,如“搭便车”“短期化”等机会主义行为成为影响“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港口合作稳定的重要因素。如何抑制港口合作机会主义行为、提升港口合作收益成为领域内研究课题。本文基于机会主义视角,以沿线港口为例开展国际港口合作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例如:企业科技创新落后、产业服务化程度低、生态环境负外部性作用大、对外开放水平不高、人民生活质量相对落后等。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上,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过渡到高质量发展阶段。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的发展模式是发达国家和地区优化经济结构、促进产业结构转型重要途径,从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利
陆港是设置在内陆地区的物流运作平台,其具有经济和绿色环保等功能,能完善国家物流系统的高效运作,沿海港口可通过陆港向内陆延伸腹地和货源,内陆地区可通过陆港发展外向型经济。国内外运输环境的变化,给陆港的发展带来新机遇,疫情又为陆港的发展带来新的挑战,现我国陆港正快速发展,迈向新的演进阶段,因此,后疫情时代,应把握契机,为陆港更好发挥功能以融入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建言献策。基于以上背景,本文首先通过搜集陆港
2020年由于疫情引起全球市场商品短缺,世界上大部分国家无法第一时间生产制造应急所需的物品。而中国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工业门类齐全的国家,依托强大的制造能力,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科学调配一切生产资料与资源,极大的保证了中国乃至世界对于生活医疗必须保障品的需求,同时还能保证国内市场的经济活力,经济形势快速回暖,国民生产总值逆势上扬,稳定增长。近几十年来,FDI对中国制造业崛起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中国对先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问题的日益严峻,国际碳减排承诺与国内碳减排压力要求我国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碳减排目标。考虑到制造业深度嵌入全球价值链所造成的出口贸易规模扩张对总体碳排放的影响,同时鉴于装备制造业“高耗能、高排放”的特征,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出口贸易碳减排迫在眉睫。值得注意的是,我国装备制造业存在核心零部件与先进技术产品依赖发达国家进口的现象。基于进口技术溢出对碳减排存在影响的特征事实,本文将研究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