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的高速城市化进程中衍生出土地、交通、人口、环境等多方面问题。相对于以房地产繁荣和土地财政为主导动力的城市扩张,城市规划与管理方法的制定与实施较为滞后,导致城市依赖土地价值理论不断向城市外围呈跨度式增长,形成多重意义的城市空心。这些城市空心往往具有更加复杂的城市问题,其中以位于城市中心的旧城区最为突出,也是当前倡导存量规划的背景下,城市更新理论重点解决的问题。城市更新是一个较为灵活和具体的过程,在自上而下的主导层面,能够采取的方法有迹可循。对于政策与市场机制失灵的情况,则需要制定合理的开发时序,优化交通结构与空间形态,提高旧城生活品质,释放地区潜力,满足自上而下的更新所能承受的标准,达到提高改造基础、节约改造成本的目的。商埠区诞生于近代开埠通商的背景下,独立于济南老城之外另建,承载济南丰厚的城市发展记忆,与至今遗留在地区内的老建筑共同呈现济南近代历史的文化脉络,有关部门对该地区制定了相对严格的开发保护政策。受限于建设成本和复杂的开发条件,商埠区至今没有得到较大规模的开发,成为传统意义上的旧城区。政府试图借助市场与企业对商埠区部分地区进行高强度改造,带动地区整体,摆脱落后局面,但是以老商埠项目为代表的高端产业开发没能起到预期作用,商埠区改造的偏差定位急需纠正。本文通过对城市更新理论的梳理,结合商埠区实际条件,确定商埠区正处于主导型城市改造类型中地区居民主体缺位的早期改造阶段,地区发展仍需从基础设施更新以及城市空间的微改造入手,循序渐进。为确保商埠区空间改造策略具有较高的精准度与可行性,本研究抽取济南市中西部城区道路网轴线,运用句法软件建立轴线与线段模型。对多个研究层面的数据进行提取,借助空间句法理论,尝试对商埠区空间进行量化分析。由于空间句法变量本身说明的问题有限,本文对商埠区现状空间特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将空间特征细化至硬件设施组成、街区空间分类、建筑业态发展等多个方面,结合研究空间对象所在道路的句法变量,从多个研究范围总结商埠区空间发展趋势与数据变化的内在关联。验证空间句法理论在商埠区空间布局改造中适用性程度的同时,锁定相应结论具有较高说服力的研究对象。随后对具体道路的句法变量与相应空间特征进行微观层面的对比分析,发掘商埠区既有空间布局优势以及发展潜力,确定空间布局优化方向。最后,从成功的城市更新案例中,筛选适用于商埠区改造阶段与现状空间特征的改造策略,根据具体道路与街区的实际承载能力制定空间布局优化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