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物流行业的发展,我国物流费用占GDP的比例有所下降,但2015年我国物流费用占GDP的比例依然接近16%,而美国同期仅为7.85%。所以,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物流成本还有很大的优化空间。2015年我国物流费用达到10.8万亿元,其中运输费用、仓储费用、管理费分别占物流费用的53%、35%、12%。同时,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汽车行业的发展,截止到2015年,我国民用汽车保有量约为17228万辆,并以大于10%的增长率增长。据统计,车辆售后服务的费用达到了车价的2倍,其中维修费用占了后市场价值链的40%,可见汽车维修行业发展空间巨大。汽车维修所需的零部件具有种类繁多、重量差异大、价值差异大、相关性强、具有危险性等特点,所以导致汽车零部件保管困难,增加了仓储费用。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选择了对汽车零部件的仓储问题进行研究,具体研究货位优化问题。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1)通过对国内外物流成本的数据、汽车零配件行业的数据、我国机动车维修费用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研究汽车维修配件仓库管理优化的必要性;然后对仓储货位优化问题的相关研究及相关理论进行总结,确定本文研究方向。(2)对汽车维修零配件特点进行分析,从汽车零配件的种类、相关性、价值、重量、危险性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3)零部件货位优化模型的建立,首先总结出了一般货位优化模型;然后对汽车零配件的五个特点与目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总结出模型优化的目标:在以总消耗成本最小为目标的前提下考虑零件的重量、价值、相关性三个特点。其中,重量的特点,是从重量会增加取货成本、重量对货架的影响两个方面考虑的,建立了以做功最小为目标的模型且同时考虑货架的重心问题;价值是从取货风险考虑的,对于价值大的零件,放得越远,取货风险越大,所以建立了以取货期望损失最小为目标的模型;零件的相关性决定了具有相关性的零件的摆放位子,所以建立了相关性零件的摆放距离不能超过一定距离的约束条件。最后将做功转换成价值损失,和取货期望损失构成取货最终消耗成本的目标模型。(4)实例验证模型的有效性,以A公司汽车维修零配件仓储货位优化为例,将A公司汽车维修零配件仓库的实际数据:货架的宽度、长度,数量;零件的重量、取货频率、价格等参数代入到第三章建立的货位优化模型。再将模型转换成LINGO语言,运行LINGO软件,对其求解,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使取货消耗总成本减少了503.1的量,取得了14.03%的优化比率;且使得重的零部件摆放在货架的低层、具有相关性的零件摆放在距离较近的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