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第六届长春亚洲冬季运动会上,因韩国选手在领奖台上高举标语牌而吸引众多目光的“长白山之争”事件一度成为当时的热议话题,甚至造成了当年中韩两国的外交风波。虽然中韩两国并不存在事实上的领土纠纷,但基于长白山作为民族意识情感载体在朝鲜半岛民族中所处的神圣地位,这种涉及到民族主义的共同体想象与民族国家建构的外在领土争端表现形式,让隐藏其背后的文化之争端倪可查。长白山之争所隐喻的地缘与族群政治语境中的东北,其在民族国家构建进程中的角色定位是否会受到影响,同时已成为主权国家领土一部分的长白山“再次符号化”是否会对东北地区现有族群带来重新划分,由此引申出这些值得思索的问题都对东北的政治文化提出了重新审视的要求。论文从满族主体标签下东北的文化影像开始讨论,重点阐述近代以后东北在经历汉化和日俄侵略下的政治文化转型以及自身角色的变化。接着以朝鲜半岛视域为叙述范围分析朝鲜民族在自身民族国家建构进程中对政治文化的重新塑造,解释了类似长白山问题产生的民族心理和国家动机,提出文化主权对国家安全建设的重要性。最后试图解读东北政治文化的核心精神并指出重提政治文化对东北的现实意义。由于民族国家的建构伴通常都伴随着社会文化心理的巨大调整,二战以后朝鲜半岛南北韩在各自民族国家进程中出于国家利己角度在现代国际社会体系中对自身民族进行了重新解构和定位,这一政治文化再塑造过程不可避免带来文化主权在东北亚地区的争夺。作为一个地域广阔的多民族国家,边疆问题和领土主权纠纷都是中国在民族国家进程中无法回避的现实,悠久的政治文化历史渊源更加深了在现代世界体系下梳理和整合边疆地区政治认同的艰难性。通过对东北的区域政治文化解读,可以解释和分析这种争执背后产生的原因,同时涉及到认识和把握跨境民族的文化心理,可以考察这种由历史而衍生的现实文化主权隐忧对民族国家整合带来的深重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