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的重点是中美动画电影在叙事方面的差异。叙事属于艺术范畴,市场属于经济范畴,但在动画电影的消费市场上,叙事和市场却十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具体的论述中,本论文主要探讨了以下问题:前言部分主要梳理了中国动画电影的发展现状、中外动画电影相关研究现状及理论要点,指出了该研究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以及尝试解决的主要问题,使用的主要研究方法。第一章主要论述动画电影语言,区分了动画电影和真人电影之间的本质差异。认为动画电影彻底摆脱了真人电影时间、空间、外在形象的限制,艺术家可以在自己的想象王国里纵横驰骋,动画电影成为视觉艺术表达最为自由和科技含量最高的语言。借助于动画电影基本的语言要素:材料、时空、色彩、节奏,进行拟人化和夸张化的表现,各国的动画电影形成各具特色的风格。第二章主要分析中美动画电影在题材来源和母题上差异。认为尽管我国文化资源丰富,但是中国动画电影对文化资源的使用却有很大的局限。在国际动画电影市场中,依然是高级生产要素决定低级生产要素。中美动画电影题材和母题的差异说明,方面尽管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丰富,但在动画电影的题材和母题选择上十分单调和保守;另一方面,好的题材也需要创造性的表现手法,需要与当下的审美趣味相契合。第三章主要分析中美动画电影的角色差异,以及差异产生的原因。认为美国动画角色造型夸张、简洁,有趣滑稽;中国动画角色有着很强的装饰美感,多来源于中国传统艺术,如古代壁画、绘画、京剧、民间艺术等。从动画电影角色的性格来看,美国动画电影中的英雄人物都是圆形人物,而中国则多扁平型人物。第四章主要分析中美动画电影在叙事结构上的差异,阐述中美动画电影叙事结构的“变”与“不变”,探讨“变”与“不变”的启示意义。认为美国动画电影叙事结构存在“平衡——再平衡”模式;中国动画电影则延续了二元对立式传统戏剧结构。相较而言,美国动画电影是对程式化叙事结构表现方式创新的先行者,中国动画电影在叙事结构的创新和表现方式的创新上,显得创新性不足。第五章主要分析动画电影叙事与技术之间的关系。技术的产生是为了满足人类的需求,但反过来也创造需求。当前,技术已经带来了动画电影美学风格和叙事方式的变革。叙事的变革主要表现在角色的创新、主题的创新以及丰富了动画电影的视听语言;美学风格的创新主要是动画电影创造了“后现代视觉奇观”。结语主要从题材、母题、角色、结构、技术等角度总结了中国动画电影的叙事特征与寻求突破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