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房物业管理治理结构优化研究——基于南昌市与济南市的比较分析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f18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政府紧扣增进民生福祉,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棚户区改造令大批住房困难家庭圆了安居梦,但是保障房物业管理工作仍任重而道远。物业管理作为保障房后期管理的重要内容,关系着我国住房保障工作是否真正落到实处。目前,虽然受保障群体能够“住有所居”,但能否“乐有所居”取决于物业管理工作的质量。随着大批保障房入住,保障房物业管理工作越发捉襟见肘,地方政府“重建轻管”导致职能缺失,物业公司因利微而降低服务水平,小区管理越发混乱。如此管理问题,治理结构成为保障房物业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短板。为保障物业管理工作顺利推进,优化保障房物业管理治理结构问题亟待解决。  基于威廉姆森交易成本与治理结构理论,利用访谈、问卷调查及实地考察的方式,对政府政策执行、物业公司服务现状、保障房住户满意度及期望值进行实地调研。调研发现,当前保障房小区存在资源不足、分配失衡、应保未保,物业管理盈利不足、管理不善、责任缺失,市场竞争不足,物业管理专业性差等问题,这些问题充分反映了当前保障房物业管理治理结构处于政府监管不足、市场竞争缺乏公平公正、住户参与不足、治理结构较为单一的困境。  保障房物业管理作为住房保障的落脚点,针对物业管理多元复杂系统的特点,文章针对如上问题,基于威廉姆森治理结构理论,通过实证性的调研分析,根据公益性、市场化、多元监督制的优化原则,提出了如下建议:第一,政府主导,充分发挥政策指导、财政支持、部门监管的作用;第二,市场供给,利用竞争机制、内部治理及反馈机制,提高物业管理质量;第三,多方监管,充分发挥住户参与、街道社区监管及社会组织的监督效应,完善保障房物业管理治理结构。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