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比较25岁及以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与26-35岁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2、分析影响35岁以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因素,手术方式是否影响患者的生存;方法:回顾性分析来自山西省肿瘤医院、山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海南省人民医院确诊于2002~2016年,确诊年龄≤35岁的女性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排除既往恶性肿瘤病史(如淋巴瘤)且临床资料及随访记录不全的患者。共105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确诊年龄≤25者19例,26~35岁者86例。由临床病历及门诊随访、电话访问获得患者的信息。使用卡方检验进行非参数检验,Kaplan-Meier法计算无病生存率(Disease-free survival rate,DFS)及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 rate,OS),Cox比例风险模型用于多因素分析。结果:确诊年龄≤25岁与26岁~35岁的患者在临床病理学特征及治疗方式的选择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分析显示两者DFS,OS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选择不同术式的患者间DFS,O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在两年龄组患者中也可见到同样的趋势(P>0.05)。初潮年龄≤12岁的患者DFS及OS低于初潮年龄>12岁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FS:P<0.00031),OS:P<0.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初潮年龄(风险比[hazard ratio,HR]0.7477,95%置信区间[confidential interval,95%CI]0.6026-0.9278)、妊娠相关性(HR 2.8488,95%CI1.1631-6.9780)、淋巴结阳性数量>3(HR 7.0856,95%CI 3.5182-14.2702)、肿瘤大小>2(HR 1.3622,95%CI 1.1642-1.5939)是影响患者DFS的独立预后因素;及影响OS的独立预后因素为:初潮年龄(HR 0.6354,95%CI 0.4971-0.8122)、妊娠相关性(HR2.9087,95%CI 1.1937-7.0874)、淋巴结阳性数量>3(HR 4.9053,95%CI2.3480-10.248)、肿瘤大小>2(HR 1.1.3099,95%CI 1.1110-1.5445)。结论:≤25岁与26岁-35岁的女性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在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上无差异,初潮年龄、妊娠相关性及淋巴结阳性数量、肿瘤大小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应当进一步探究生殖因素与年轻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间的预后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