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经济发展方式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在这其中实体经济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基和主体。然而,当前我国实体经济的运行却面临着较为严峻的“脱实向虚”问题,在微观层面突出表现为:实体企业将大量持有资金配置于股市、房地产等金融领域,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实体企业金融化现象日益凸显。过度的金融投资会扭曲企业资金的配置效率和经营发展模式,引发实体企业“不务正业”、“投机套利”等现象,可能对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造成严重挑战。以企业金融化为代表的经济“脱实向虚”问题已经引起了决策部门的高度重视,党的十九大报告和相关政策文件多次强调“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增强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的能力”。在此背景下,深入了解实体企业金融化的现状,剖析其形成原因并探究其经济效应,已经成为当前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对以上问题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化理解企业金融化的背后逻辑,而且对于推进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协调发展、进一步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针对当前经济运行中的企业“脱实向虚”问题,本文着重研究了实体企业金融化的形成原因和经济效应。与已有研究相比,本文的具体研究工作如下:首先,本文从企业间传染因素、企业内部因素和宏观因素三个维度研究了实体企业金融化的成因,并对各驱动因素的相对重要性进行了比较。本文利用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数据,发现非金融类上市公司金融资产投资总规模和进行金融化的企业数量呈现不断攀升的趋势,说明近年来实体企业金融化现象日益凸显。接下来,本文采用同伴效应模型检验了实体企业金融化的成因,实证结果显示,企业间同伴效应、企业内部因素和宏观因素三方面力量共同驱使着中国实体企业走向金融化。在这其中,同伴效应是最为重要的驱动因素,在企业内部因素中,股权集中度、金融投资收益率和实体投资收益率之差是导致企业金融化的重要因素。在宏观因素中,广义货币M2、金融市场表现的驱动作用较为明显。其次,鉴于同伴效应是实体企业金融化至关重要的驱动因素,本文对同伴效应现象进行了深入剖析,特别关注了同伴效应的形成机制及其对实体部门经营风险的影响。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1)信息学习效应、产品市场缺乏有效竞争、引入金融背景管理层是企业竞相模仿的重要缘由。(2)企业金融化的同伴效应主要发生在交易类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等投机资产上,会给企业实体经营带来不利冲击。(3)企业金融化的同伴效应存在非对称性和非理性风险,当同伴企业增持金融资产时,企业的模仿意愿更为强烈,并同样倾向于采用增持金融资产的模仿策略。(4)实体企业金融化的同伴效应不仅增加了企业主营业务亏损的可能性,同时加剧了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波动性,进而导致企业实体经营风险的增加。此外,由于风险在不同企业之间传染、扩散,上述同伴效应还增加了行业整体经营风险。再次,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制造强国的现实诉求下,本文重点研究了实体企业金融化对企业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影响。成本加成率反映了企业将价格维持在边际成本之上的能力,该指标既包含了企业的生产效率,也包含了企业的产品定价势力,是企业产品市场竞争力的综合“指示器”。本文在De Loecker和Warzynski(2012)的基础上,构建了符合本文研究特色的成本加成率测算框架。研究结论显示,实体企业金融化显著抑制了企业成本加成率,不利于企业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并且上述抑制作用的发挥与企业个体特征、宏观经济环境紧密相关,企业金融化的抑制效应在非国有企业、低补贴强度企业、成长期和衰退期企业中更为明显,在经济收缩期间、金融市场上涨时期更为严重。另外,本文通过构建理论模型说明了研发创新投入、生产率和融资成本是实体企业金融化影响成本加成率的重要机理,这从创新投入、生产率以及融资成本等微观企业视角进一步拓展了实体企业金融化的经济效应。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实体企业金融化显著“挤出”了企业研发创新投入和生产率,但金融资产投资并不能为企业融资提供显著的成本优势,因此实体企业金融化的作用机理以“效率挤出效应”为主。最后,本文还将成本加成率离散度作为行业资源错配的重要衡量指标,从中观层面探究了实体企业金融化的经济效应。通过研究发现,实体企业金融化程度的上升会显著增大行业成本加成率离散度,进而加剧行业内的资源错配程度。这主要是由于,一方面,实体企业金融化对不同分位点的成本加成率具有差异性,企业金融化对低成本加成率企业的成本加成率抑制作用十分明显,对高成本加成率企业的压低幅度较小,这使得低成本加成率企业和高成本加成率企业之间的成本加成率离散度进一步扩大,进而加剧了资源错配。另一方面,实体企业金融化程度越高,低成本加成率的企业越容易通过金融化行为获取短期金融收益,从而避免了被市场挤出,缺乏有效的退出机制也是实体企业金融化引致资源错配的一种可能途径。相较于已有的研究,本文可能的创新点如下:第一,充分理解微观企业金融化的成因,对于防治经济“脱实向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不仅从企业内部因素来解读企业金融化现象,而且从企业间的传染因素、宏观因素出发,研究了同伴效应、经济周期、货币供给和金融市场表现等因素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这为理解企业金融化的成因提供了较为新颖、全面的视角。第二,鉴于同伴效应是企业金融化最为重要的成因之一,本文对实体企业金融化中的同伴效应进行了深入考察,特别关注了同伴效应的形成机制及其对实体部门经营风险的影响。这不仅丰富了同伴效应的研究内涵,而且有助于深化理解金融投资中的竞相模仿行为潜在的风险后果。第三,虽然已有部分文献开始关注到实体企业金融化的经济效应,但却忽视了企业产品市场竞争力和资源配置效率这两个现实意义明显的研究视角,本文通过探讨实体企业金融化对企业成本加成率及其离散度的影响,进而将文献对企业“脱实向虚”经济效应的理解向前推进了一步。第四,本研究在技术层面上也进行了有益尝试。关于成本加成率的测算方法,我们主要借鉴了De Loecker和Warzynski(2012)的测算框架,但本文根据研究需要对其进行了一定的拓展和改进,试图构建符合本文研究特色的测算框架。本研究还借鉴Levine和Warusawitharana(2019)的理论模型,构建了一个包含企业金融化、研发创新投入、融资成本、生产率的最优决策模型,进而说明实体企业金融化影响成本加成率的作用机理。关于回归模型中潜在的内生性问题,本文也寻找到适合的工具变量,运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等方式予以缓解,以期得到较为可靠的估计结果和研究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