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利用激光解析/同步辐射真空紫外单光子电离和反射式飞行时间质谱相结合的技术,主要研究了镇痛、抗炎类药物安替比林和异丙安替比林的光电离/解离实验和理论研究,并介绍了一种新型射频电源-真空紫外放电灯的设计。在第一章中,首先介绍了质谱研究的现状、原理、发展概要及结构组成。然后介绍了离子源的种类,并详细介绍了几种与本文相关的离子源如电子轰击电离、电喷雾电离、光电离、激光解析/电离和红外激光解析/真空紫外光电离;简单介绍了质量分析器的种类及飞行时间质谱仪的发展、原理和性能参数等。再简单阐述了质谱仪的主要参数如质量范围、分辨率、灵敏度、精密度和准确度等。在第二章中,主要介绍了激光解析实验中所用的实验装置。首先概述了同步辐射光源的特点,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NSRL)储存环的性能及相关参数。简要介绍了U10和U14C光束线的装置和性能,光束线U14C选用波荡器发生的同步辐射,可以提供能量范围7.5-124 eV的真空紫外光。然后介绍了激光解析实验装置的组成、性能参数及反射式飞行时间质谱仪。接着简单介绍了电喷雾电离装置和三重四极杆-反射式飞行时间质谱仪装置。最后介绍了理论计算的方法。在第三章中,用红外激光解析/真空紫外光电离的方法,从实验和理论的角度,详细研究了药物分子安替比林和异丙安替比林的光电离/解离机理。由实验得到了安替比林和异丙安替比林在不同真空紫外光子能量下的质谱图,得到其各种碎片离子信息,通过测量光电离效率谱得到其电离能分别为7.62 eV和7.54 eV。实验结果和理论计算得出脱甲基、羰基和吡唑环开环解离反应是这两个化合物的主要解离路径。由于异丙基的影响,异丙安替比林脱甲基的最优路径与安替比林不同。另外,两者具有相似的吡唑环重排脱羰基和吡唑环开环碎裂反应。异丙安替比林离子也可以直接脱去异丙基生成安替比林离子。对这两种药物分子的解离机理研究有助于理解其化学特性。在第四章中,介绍了一种用射频电源激发惰性气体放电的真空紫外放电灯装置。其产生的真空紫外光具有很强的光强特性。然后介绍了放电灯的设计结构及感应线圈的匹配参数,同时也介绍了一种测量光强的新装置,并通过实验测量了氪与氦的混合气体产生的真空紫外光的光强,测量了水杨酸和1,4-NQ的质谱图。最后还介绍了氩气产生的真空紫外光的能量及光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