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部门,是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过程中各产业、各环节相互联系的纽带,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持、引导和控制作用。交通运输的发展理论是对交通运输产业进行规划和管理的重要依据,随着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不断深入,我国综合运输的发展思想理念逐步形成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我国综合运输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特点,但同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尤其缺乏较为完整、严谨且有说服力的理论支持。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需要更加先进、科学、合理的理论予以指导和管理。因此,本文基于共生理论研究交通运输系统及各种运输方式的发展问题,为各种运输方式基于综合运输发展提供更有利的理念支持与实践依据,对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的研究主体内容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基础理论。从起源、发展和应用三个方面介绍了共生理论,从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共生界面、共生环境四个方面阐述了共生系统的要素及构成。第二部分,理论框架。将共生理论应用于交通运输发展研究,对交通运输共生发展进行了判定和描述。在阐述交通运输共生发展的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交通运输共生发展理论框架,并对理论框架结构的每个部分所涉及的内容及其对应的功能进行了分解和分析。第三部分,问题分析。分别对应交通运输共生发展理论框架中的宏观、中观和微观部分,从共生环境、共生结构、共生单元的角度出发,对运输方式与社会经济动态共生关系、交通运输系统共生演变特征及作用机理、运输方式共生模式及其界面选择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表明:(1)交通运输共生发展是各种运输方式在资源条件的约束下,借助综合运输体系发展运输服务,实现供给与需求的经济均衡,以便于通过存量的调整和增量的优化,用最合理的方式最大限度的满足社会经济提出的需求。(2)“环境—结构—单元”交通运输共生发展理论框架,对在历史沿革下的现有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理论进行了修正和完善,给出了交通运输发展应遵循的内在机理。(3)以公路运输为例,运输方式效率变化与国民经济增长的作用关系存在阶段性特征,两者关系存在与否以及关系的强弱是在一定历史背景及政策环境下成立的。(4)以公路运输为例,考虑投入因素后的运输方式与国民经济无显著双向因果关系,公路运输系统仍处于依靠国民经济资本拉动的粗放发展阶段,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先导作用不足。(5)我国交通运输由“单一”发展转向“综合”发展,发展关键问题也逐步由“存量”的补充转变为“增量”的配置。总体而言,我国综合运输体系结构朝着合理、均衡、高效的方向演进。(6)交通运输的发展经历了单体模式、二元模式、多元模式和综合模式四种模式,综合模式是具备一体化共生的行为特性和对称互惠共生的组织特性的交通运输共生发展理想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