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卞之琳以“知性诗”著称,并自觉地淘洗西方的文化,本文以意象和意象思维为出发点,通过对卞之琳1930—1937诗作、中西方文化与思维的分析和把握,以探索卞之琳诗歌意象及意象思维的西方化。由于社会形态的不同,中西方的思维也不同,最根本的在于中国传统思维是伦理型思维,而西方思维是认知型思维。在中国新诗的变革过程中,伴随着西方炮舰与科技而来的西方文化成为了中国社会和文化变革的第一大资源,无形中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作为中国新诗的先驱者之一,卞之琳自觉地吸收西方现代诗歌、西方传统文化、西方对宇宙本体和生命本体的科学认知等西方文化的影响,不仅自觉地淘洗西方文化中的意象,也无形中改变了他的意象思维,从而使其诗歌意象与意象思维呈现出明显的西方化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