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茶园本身即是一种自然景观,茶园生态建设与景观规划是在保证茶树正常生长与茶叶品质安全的前提下,对茶园进行的生态性景观改建,打造集生产、加工、销售、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生态茶园。为了提高茶园的生态化建设,本文构建了茶园生态循环模式,并在阳山新自然茶园对其进行了初步效应研究,依据系统进行了生态景观的规划设计,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查阅文献,总结出了5种生态茶园模式,即茶-草/作物模式、茶-禽(鹅)模式、茶-林模式、茶-林-草模式、茶-林-草-养殖(旅游/休闲)模式。从选址条件、水利及路网建设,植树绿化、梯壁留草套种绿肥、茶园管理等方面,阐明了茶园生态建设的技术要素。针对茶园建设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结合茶园生态模式与技术要素,总结出了茶园生态循环模式,并从杂草防控、病虫害防治、土壤培肥与智能监测方面进行详细的论述。(2)初步研究了茶园养鹅、覆盖木屑与间作作物的生态循环模式效应。调查发现,茶园原有杂草26科46种,主要恶性杂草为马唐、藿香蓟、小飞蓬、双穗雀稗、野茼蒿。养鹅后茶园杂草得到了有效抑制,杂草鲜重减少了0.27kg/m2,因鹅的喜食性,牛筋草、马唐、白花蛇舌草、皱叶狗尾草及扁穗莎草的减少量最为明显。调查还发现,覆盖木屑,间作黑麦草、蚕豆、荷兰豆,覆盖木屑+间作黑麦草,能有效的防控杂草与培肥土壤,覆盖木屑+间作黑麦草对杂草的防控效果最好,间作蚕豆与荷兰豆对土壤的改良效果最好,间作黑麦草、蚕豆、荷兰豆又能提高茶园的覆盖率,创造简单的立体复合栽培模式,优化茶园环境。(3)将生态循环模式与生态循环效应研究结果应用到生态茶园规划设计实例中。通过对园区自然环境与社会发展需求分析,确定了设计原则、设计理念、功能分区,因地制宜地对茶园道路、水利设施、种植模式、病虫草害防控、生态监控、景观等方面进行了合理的规划设计,将为其它生态茶园的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综合各方面研究成果,可以认为茶园生态循环模式对茶园生态化建设与规划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