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籍制度改革与公司会计财务行为

来源 :上海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silen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识别劳动力流动的经济效应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重点,但相关研究主要聚焦于劳动力个体层面或宏观总体层面,而较少关注对微观企业行为决策的影响。不同于以往研究,本学位论文充分利用我国户籍制度渐进式改革背景所提供的准自然实验情境,借鉴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分析思路与研究框架,围绕劳动、资本、全要素生产率三者之间的内在联动关系,为劳动力流动如何作用于公司的会计财务行为提供逻辑一致的分析路径,并执行相应的实证检验予以论证。这不仅有助于为劳动力流动经济效应的相关文献提供来自微观企业层面的经验证据,同时有助于厘清户籍制度改革创造制度红利并由此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和经济逻辑。具体而言,本学位论文所关注的是户籍制度显性障碍及隐性障碍得以缓解的两个标志性改革事件:户籍一元化改革和2014年户籍制度改革。其中,户籍一元化改革旨在增强劳动力在城乡之间的空间流动性,通过消除户籍制度设置的显性障碍来引导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2014年户籍制度改革则是首次从顶层设计上缓解户籍身份所设置的隐性障碍,旨在充分释放劳动力在城市之间的空间流动性。
  借助户籍制度改革对劳动力流动性从辖区内至辖区间逐步增强的改革路径,本学位论文首先考察当劳动力的辖区内流动性增强而辖区间流动性较低时,在面临劳动力无法通过空间流动来匹配用工单位劳动力需求的情形下,辖区外的用工单位——公司是否会通过并购活动使资本在辖区间进行流动以匹配其劳动力需求。研究结果表明:当一元化改革对劳动力城乡空间流动性增强进而促进城市劳动力供给增加时,未改革地区的劳动密集型公司在改革地区执行并购活动的概率显著提升,其并购业绩显著更好。进一步检验发现,当并购公司本身的成长性较高、所需劳动力资源更多为低层次劳动力,当改革地区对劳动力需求竞争较低、市场化水平较高时,公司通过并购活动进入改革地区获取劳动力资源的概率更高、并购业绩更好。此外,经验证据也显示公司在并购之后其低层次劳动力占比显著提高、劳动力平均成本得以降低,这从事后的角度为公司通过并购活动获取劳动力资源的经济动机提供了支持。最后,结果也发现当劳动力流动性增强使其能够主动匹配用工企业的劳动力资源需求时,公司为获取劳动力资源而执行并购活动的行为随之降低。总之,实证经验结果支持:劳动力流动受限情形下,公司有动机通过并购活动跨区获取劳动力资源以优化其劳动资本要素配置。
  进一步地,随着2014年户籍制度改革推行对劳动力辖区间空间流动性的增强,在面临劳动力通过空间流动以匹配就业机会的主动性及灵活性得以增强的情形下,如何调整其员工激励方案来应对劳动力流动性从而实现员工保留和员工吸引的既定目标是公司面临的重要现实问题。在区分劳动力流动方向的基础上,本论文检验结果表明户籍制度改革之后,劳动力流出地的劳动密集型公司显著提升了员工薪酬水平等显性激励,而在员工隐性激励方面则没有调整;与之相反,劳动力流入地的劳动密集型公司主要通过会计行为来增大员工隐性激励,并没有调整员工显性激励。进一步检验发现,公司调整员工显性激励或隐性激励以应对劳动力流动的效应主要存在于那些劳动力流动可能性较高及调整员工激励方案可能性较大的样本公司中。最后,经验证据也显示员工激励方案的调整有助于公司实现其保留员工与吸引员工的目标。
  在分析不同劳动力市场摩擦情形下公司如何使用不同的会计财务决策以优化内部劳动与资本要素配置的基础上,本学位论文接下来从全要素生产率的两个主要构成部分:资源配置效率及技术创新为切入点,对劳动力空间流动性在微观企业层面的经济效应进行估计。具体而言,基于资源调整成本的思路,本学位论文借助劳动力资源配置中的粘性特征识别员工流动性增强对用工单位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影响,结果表明户籍制度改革后劳动力总资源粘性得以减弱,而且这种影响主要存在于劳动力逐利动机较强及公司调整成本受益较大的样本公司中。此外,证据也表明通过改善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户籍制度改革有助于提升盈利能力和公司价值。本学位论文最后部分考察了劳动力流动对公司创新活动的影响,结果发现劳动力流动对公司创新活动的影响随劳动力流动方向不同而有所差异。具体而言,劳动力流出地劳动密集型公司的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在户籍管制放松后显著增加,劳动力流入地劳动密集型公司的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在户籍管制放松后显著减少。而且,公司技术人员配置在户籍管制放松随之进行调整:劳动力流出地公司会随之增加技术人员配置,而劳动力流入地公司则会随之减少技术人员配置。
  本学位论文借助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独特情境识别低层次劳动力流动对微观企业会计财务决策的潜在影响,研究贡献主要在于:首先,通过考察低层次劳动力流动性对微观企业会计财务决策的影响,从劳动力类型、流动方向及微观分析视角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通过提供更具全局观的实证检验与分析有助于丰富和拓展借助国家之间移民流动考察劳动力流动性的相关研究(Card,1990;Kerr和Lincoln,2010;Hunt和Loiselle,2010;Peri,2012)。其次,已有研究主要是利用模型推导的方法考察户籍制度对城市层级体系(梁琦等,2013)、区域经济格局(朱江丽和李子联,2017)、国家经济增长(都阳等,2014)等方面的影响。本学位论文基于微观企业数据从会计财务视角来解读户籍制度改革对公司行为决策的影响,通过提供企业层面的经验证据能够补充有关户籍制度的相关文献,也为理解户籍管制度改革释放制度红利、影响经济增长的中间传导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思路。第三,本学位论文从劳动力流动性视角对公司并购决策、员工激励方案、劳动力资源配置及技术创新活动进行解读,有助于补充和完善公司会计财务领域相关研究。
其他文献
互联网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中国政府和企业更加重视利用互联网推动经济形态不断发生演变。零售业也像其他行业一样加快了与互联网融合的步伐,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线上渠道视为重要的信息、服务及产品销售渠道,如企业自营在线商城(Self-owned Online Mall:SOM)和第三方在线平台(Third-party Online Platform:TOP)。在实践中,企业一方面出于品牌及战略考虑,希望发展SO
学位
科技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环境污染的矛盾日趋激烈,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力量和引致环境污染的主要行业,其以规模扩张为主的传统经济发展方式导致我国面临资源环境的极大约束,加之制造业技术的弱原创性以及高模仿性导致生产过程中能源消耗大且利用率低。随着我国宏观经济步入“四期叠加”的新常态发展阶段,经济增长动力结构严重失衡,加之“人口红利”渐逝,用工矛盾凸显,要素成本上涨,经济增长的驱动力逐渐从增加要素投入
学位
传统的燃油交通方式引起了诸如交通拥挤、能源耗费、环境污染等问题,世界各地正在积极探索新型的绿色的交通方式。随着共享经济、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共享单车项目应运而生。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的共享交通出行方式和新的共享经济模式,共享单车吸引了众多的投资者和企业的注意,迅速在中国许多城市和一些海外城市推广开来。然而,在共享单车快速发展的同时,共享单车用户使用频率仍旧较低,大部分用户还没有对共享单车形成固定的
学位
产品创新是企业获取利润、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方式。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开放式环境下,诞生了新的经济主体——互联网新创企业,和新经济发展模式——平台经济模式。这不仅对传统经济模式产生冲击,更与多样化的消费者需求产生了碰撞。在“创新驱动发展”的政策号召下,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改进用户体验和增强产品创新性成为互联网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在日益开放、复杂的市场环境中,价值不再由某一单一企
学位
改革开放四十年,随着城镇化进程与农业农村变革,农户逐渐分化形成了小农户、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营方式,以及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并称为现代中国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对世界大多数国家来说,农产品的主要生产者是“小而散”的农户,这一传统经营模式也是农业转向批量化和产业化的重要制约因素。大型超市和连锁经营催生了“农超对接”,但“农超对接”过程中分散农户处于谈判弱势地位。而基于契约的农户横向
近年来,超市、卖场、专卖店和便利店大量出售零售商拥有品牌产权的自有品牌产品。在欧洲、美国以及加拿大,其市场平均占有率已分别达到35%,19%和25%。在中国,约有60%零售企业正在开发和销售其自有品牌产品。对于零售企业来说,推广自有品牌产品是提高市场竞争力、巩固商品供应链纵向谈判力以及摆脱零售业微利时代的必然选择。然而,在零售商自有品牌产品快速发展的同时,频现的产品质量问题引发了消费者对自有品牌产
学位
对于深入推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转型期间,创新来源呈现多样化,在其特有的创新资源禀赋和技术积累条件下,究竟哪种创新路径才是真正有效和适合的,选择何种创新路径更有利于驱动本国创新持续发展,这也是一直存有争议的问题。目前,封闭式创新向开放式创新转型过程中,中国整体创新基础较弱和地区创新水平分布差异显著,面临着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转型变革的关键问题与挑战,处在总体发展受制于人的尴尬境地。而随着
2017年国务院发文将每年5月10日设立为“中国品牌日”,与过去几十年中国企业走向世界靠产品输出或劳务输出不同是,如今变成了品牌输出、文化思想输出、生活方式及价值观的输出。然而,在国家和业界高度重视中国品牌建设、打造全球品牌的同时,相比国外的全球品牌,中国跨国公司品牌在打造消费者-品牌关系,创造品牌附加值,提升品牌价值方面还比较薄弱。而从品牌价值观的角度切入,可以更好地指导中国企业打造全球品牌,创
学位
近期“中美贸易战”事件暴露了我国制造企业发展的严峻问题,让认识到我国制造业实力与发达国家,尤其是顶级发达国家的巨大差距,制造业创新驱动发展已不仅仅是经济转型升级、谋求新发展思路的必然要求,而且成为了关系国家安全和国际博弈的重要标准。《中国制造2025》指出,目前国际产业格局正处于重组阶段,与我国经济发展形式转变形成历史性交汇,必须紧紧抓住这个历史机遇,以“创新驱动”为基本分针,改变中国制造业“大而
学位
煤矿员工安全行为一直是煤矿安全管理研究的热点问题,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复杂多样,学者们从企业文化、组织行为、管理制度、心理特征、生理状况、机械设备、作业环境等因素研究了其对安全行为的影响。这些影响因素互相交织,共同影响员工安全行为。安全诚信建设与其他影响安全行为的因素一样,成为近年来安全行为领域研究的方向之一。自2009年安全生产总局(应急管理部)发布煤矿安全诚信建设的文件以来,一些国有重点煤矿纷纷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