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发展对土地需求的快速增长,大量农民被征地后转变户籍身份,成为非农业户口居民。随着身份改变,身份认同也发生巨大变迁。许多研究将“农转非”后的身份认同变迁,看作是一个市民化过程。而本文研究发现,市民化并不是农村居民身份认同变迁的必然途径。与之相反,部分农村居民的身份认同出现了“属地化”现象。通过实地研究,本文试图提出一个可供讨论的新概念:“属地化”。这一现象,首先表现在,对以地域文化及地方利益为基础的“本地人”身份标签的强调。其次,对传统市民身份群体排斥,对于向“市民”身份流动,也抱消极态度。最后,“属地化”身份认同还附带着强烈的等级观念,对地位较低身份群体充满歧视。这些现象使得“属地化”身份认同,与“市民化”身份认同路径很可能背道而驰。“属地化”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农村居民身份认同建构过程中,制度性路径依赖导致。在集体化时代,国家制度对身份认同起决定作用,身份认同更多地依靠制度安排被内化到普通农民的生活实践中。不平等的社会资源分配,也随着等级制身份认同的形成而被合理化。获得城镇居民身份后,农村居民在较为宽松的新制度条件下,身份认同更多地表现出主体性特点。农村居民依据文化传统及地方利益,主动选择社会身份、划定认同边界,但制度安排中的身份壁垒并没有消失,新身份认同中等级差异依然存在。对当地居民来说,制度变迁只是将自己所处身份的等级进行了微调,而身份等级制度本质则没有改变。拥有不同既得利益的群体,仍然沿用身份等级制度下形成的资源分配方式,形成了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现象。正因为如此,征地与身份转换不可能为农民提供平等的社会权利。随着地方利益兴起,“属地化”认同使得民众忠诚对象由国家权威下移到地方权威,身份边界的划定也更具地域特征,这将损害民族国家凝聚力,对民族国家成员身份认同的稳定留下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