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钢-混凝土混合结构能够充分发挥钢与混凝土两种材料的优良特性,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是这种结构发展历程较短,缺乏经历地震考验的机会,如何保证其在高烈度区的安全应用问题亟待解决。选择合理的破坏模式并加以引导有助于提高结构在大震甚至超大震下的抗震性能,以实现“大震不倒”的性能目标。钢-混凝土混合框架是指由组合柱与钢梁或组合梁组成的框架,其作为最基本的结构形式,广泛应用于不同结构体系中。现有的规范、规程也没有对混合框架的强柱弱梁问题进行具体规定,且当前针对该问题开展的研究工作也极少。因此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方法,对混合框架结构的强柱弱梁破坏机制问题开展了研究,主要工作和取得成果有:①分别对基于纤维模型的组合构件弹塑性模型和基于实体模型的组合构件弹塑性模型进行了分析验证,结果表明两种模型方法均具有较好的适用性,且是否考虑钢管与核心混凝土间的粘结滑移对计算结果无明显影响。这一结论也为纤维模型中钢管与核心混凝土之间应变协调符合平截面假定的合理性提供了一定依据。②对钢梁-圆钢管混凝土柱混合框架结构,比较了不同侧向荷载分布形式下的Pushover分析与时程分析的结构整体反应(最大顶点位移、最大层间位移角)与局部反应(塑性铰分布、杆端曲率延性)。结果表明,对于本文的钢-混凝土混合框架结构采用第一振型荷载分布形式得到Pushover分析结果是比较合理的。③对混合框架结构破坏机制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参数分析。研究了柱和梁的极限弯矩比和线刚度比对混合框架结构破坏模式的影响,并讨论了不同轴压比对分析结果的适用性。结果表明,极限弯矩比控制了结构的破坏机制,在一定的轴压比与线刚度比下,增大柱梁的极限弯矩比,结构的破坏模式逐渐由柱铰破坏机制过渡到混合破坏机制,直至形成梁铰破坏机制。并初步建议了保证强柱弱梁破坏机制的极限弯矩比取值。对于本文算例,梁柱线刚度比的改变对结构的破坏机制几乎没有影响。在一定的极限弯矩比下,线刚度比的减小会延迟底层柱端首个柱铰的出现,并进一步影响结构的极限承载能力,但是结构破坏模式与塑性铰出现顺序总体上没有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