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固定样地与群落样方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群落多样性分析、种群格局分析、种间联结性分析以及稳定性分析等数据分析方法,对宁夏南部黄土丘陵区不同整地方式下退化草地植物群落恢复过程中的动态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探讨了退化草地生态恢复过程中人工干预的途径与效果,为研究地区植被恢复与生态建设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 研究结果表明: (1)研究地区植物区系组成较简单,群落类型较少。 (2)在较长时间尺度上,生境的异质性对鱼鳞坑整地植物群落的结构影响较大,整地方式对植物群落结构特征的影响不明显。 (3)生境条件的不同影响了群落的多样性,鱼鳞坑整地的植物群落由于生境的异质性较大,促成了较高的多样性。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由高到底的顺序为:鱼鳞坑整地>88542水平沟整地>天然封育草地。 (4)随着时间的变化,各样地植物群落的生物量受到了不同生境条件的影响。多样性与生物量无明显的相关性。 (5)由于生境的不同,主要牧草种群分布格局不同,鱼鳞坑整地与天然封育草地群落中,有个别种群呈随机分布的格局,但各样地群落大部分牧草种群都呈聚集分布的格局。 (6)不同整地方式下,主要牧草各物种间的关联程度都不显著,各样地植物群落都处于植被演替过程的一个相对不稳定的阶段。 (7)植物群落的相对稳定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鱼鳞坑整地>88542水平沟整地>天然封育草地。从试验结果又可以看出,趋近于20/80的稳定点的这种状况是根本不存在的,可认为植物群落均处于一种不稳定的恢复阶段。 (8)鱼鳞坑整地植物群落的多样性最高,相对稳定性也最高,天然封育植物群落的多样性最低,相对稳定性也最低。 (9)对于封育4~5年的草地,鱼鳞坑与水平沟的整地方式对草地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不明显,自然生态因子对草地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比人为整地方式影响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