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是引起肿瘤相关性死亡最重要的病因之一,胃癌患者的预后较差,五年生存率低。因此,探寻胃癌的预后标志物十分重要。鞘脂激活蛋白原(prosaposin,PSAP)是一种高度保守的糖蛋白,研究证明PSAP的异常表达与肿瘤的预后相关。然而,PSAP在胃癌中的表达模式和预后作用尚未阐明。研究方法:1、利用GTEx、TCGA和CCLE数据库比较各肿瘤类型中PSAP的表达,2、利用TC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是引起肿瘤相关性死亡最重要的病因之一,胃癌患者的预后较差,五年生存率低。因此,探寻胃癌的预后标志物十分重要。鞘脂激活蛋白原(prosaposin,PSAP)是一种高度保守的糖蛋白,研究证明PSAP的异常表达与肿瘤的预后相关。然而,PSAP在胃癌中的表达模式和预后作用尚未阐明。研究方法:1、利用GTEx、TCGA和CCLE数据库比较各肿瘤类型中PSAP的表达,2、利用TCGA和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分析PSAP表达水平与胃癌患者预后的关系;3、通过免疫组化实验对收集的99例胃癌患者病理组织中PSAP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信息等和预后之间的关系;4、利用TCGA数据分析PSAP可能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机制。结果:1、PSAP m RNA在正常组织、肿瘤组织和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是不相同的,正常组织中骨骼肌、心脏和肾上腺组织中表达最高,肿瘤组织中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低级别胶质瘤和多形成性胶质细胞瘤中表达最高,在癌细胞系中皮肤癌、肾癌和眼癌细胞系中表达最高;PSAP m RNA在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甲状腺癌、胆管癌、头颈鳞癌、胃食管癌、胃腺癌和肝细胞癌中表达显著高于其癌旁组织。2、PSAP表达与胃癌患者的肿瘤分化相关,高表达的PSAP的胃癌患者有更短的总生存期、初次进展生存时间和进展后生存时间,胃癌患者中PSAP高表达与预后预后不良正相关,PSAP是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3、免疫组化实验检测我们收集的99例胃癌患者病理组织发现,PSAP是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4、PSAP可能通过细胞粘附分子通路、趋化因子通路和细胞因子通路等影响胃癌患者的预后。结论:PSAP在组织中差异表达,在胃癌组织中其高表达与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是胃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可能作为潜在的预后生物标志物。
其他文献
目的:虽然全球范围内的胃癌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在逐步下降,但胃癌仍然是全球范围内最为常见的消化系统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新辅助放化疗、手术治疗、术后放化疗及靶向治疗等联合性治疗的方法,在逐渐提高胃癌生存率的同时,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胃癌复发、转移的风险。然而胃癌起病隐匿、早期检出率低,且进展迅速,导致其治疗时病期较晚,很大程度上限制其治疗方式的选择和最终治疗效果。因此寻求有效的诊断和治疗的关键因子及其
背景:胃癌(Gastric cancer,GC)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多项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阴性胃癌(HP-GC)患者比HP阳性胃癌(HP+GC)的恶性程度更高,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更短。虽然之前对GC或者HP+GC患者的预后生物标志物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针对HP-GC的相关研究较少。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可变剪接
目的:本研究首先测试基于石墨烯复合材料的柔性应变传感器的基本性能,再探索石墨烯应变传感器监测肠鸣音的可行性,通过分析传感器监测到的肠鸣音波形得到关于传感器监测的肠鸣音的信息,再分析胃肠肿瘤术后患者的肠鸣音波形增加对术后肠道功能的了解,以期应用于临床实践。研究方法:本研究首先制备了基于石墨烯/聚氨酯复合结构的柔性应变传感器,通过进行AFM和SEM拍摄分析石墨烯纳米片、石墨烯薄膜以及石墨烯复合薄膜的表
目的:肺癌的发病率在我国恶性肿瘤中居首位,也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5年存活率仍不足10%。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ERBB信号通路,筛选出新的与肺腺癌患者预后相关的关键因子,并进一步研究其影响肺腺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机制,从而为肺腺癌患者的预后提供新的预测标志物。方法:我们从TCGA数据库中下载了肺腺癌患者的RNA表达数据,从KEGG数据库中下载了ERBB信号通路上与肺腺癌患者预后相关的基因。利用l
目的:结直肠癌(CRC)作为发病率位居世界第三位、病死率居于第二位的恶性肿瘤,每年的患病人数仍在不断增加,CRC已成为对人类生存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的恶性疾病。由于在疾病早期缺乏特异性的症状与体征,许多患者在被诊断时已处于肿瘤进展期,加之缺少有效的治疗手段,这使得CRC患者的总体预后水平始终不尽如人意,因此进一步寻找有效的临床诊疗指标,为结直肠癌的治疗提供新的分子靶点已成为CRC研究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
目的:糖原代谢是肿瘤代谢的重要途径,肿瘤细胞既可以通过合成糖原,加速摄取葡萄糖,储备能量;又可以在环境恶化时,分解储积的糖原,为细胞活动提供能量和生物大分子来源。胞内糖原代谢的关键调控酶主要包括糖原合成酶(GS)、糖原合成激酶(GSK)、糖原磷酸化酶(GP)以及葡糖-6-磷酸酶(G-6-P)。其中,糖原磷酸化酶(GP)家族成员肝型(PYGL)和脑型(PYGB)的异常改变已被证实与肿瘤的增殖、侵袭、
目的:黑色素瘤是一种高度侵袭性的皮肤恶性肿瘤,进展快,死亡率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约50%黑色素瘤患者发生BRAF基因突变,在发生BRAFV600E突变的情况下,黑色素瘤代谢模式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并与维持肿瘤发展和免疫逃逸的肿瘤微环境产生相互作用。本研究旨在初步探讨BRAFV600E突变的皮肤黑色素瘤(SKCM)肿瘤细胞代谢重编程与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细胞表型变化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采用了来自TCGA
目的: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导致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三大最常见的原因,在发病率方面排名第六。近年来,免疫治疗在肝癌上出现了突破性的进展,此类相关文献大量应运而生,然而与此相关的计量学信息特征仍然未知。因此,我们以此为契机,对肝癌免疫治疗的进展进行文献计量学和主题建模的分析(第一部分),并使用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筛选出的热门基因进行下一部分的研究,探索肝癌预后不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分析肝细胞癌(HCC,Hepatocellular Carcinoma)差异表达基因以及挖掘与HCC发生关系密切的枢纽基因(hub gene),筛选HCC判断预后的分子标志物;分析GPC3在肝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肝癌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材料与方法:利用GE02R差异分析软件分析基因芯片数据集GSE60502中HCC的差异基因;R语言分析TCGA中HCC mRNA表达谱
目的:冲击波治疗在肌骨疾病、外周动静脉疾病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其潜在机制可能与促进血管生成和血流重建相关,目前关于体外放散式冲击波(r ESWT)促进血管生成相关机制的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主要探讨r ESWT调控体外血管生成的潜在机制。方法: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NC组),其中实验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