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主要讨论不同品种小麦在储存期间的霉菌活动特性,找出实验小麦样品模拟储藏过程中的霉菌种类、数量以及微生物活性的变化规律,进而分析小麦品种间霉菌活动的差异性,为粮仓工作人员提供有用的基础数据。本实验选择冀麦38、郑麦004、郑麦366、轮选987、矮抗58、周麦22号、豫麦69、郑麦9023、温麦6号和太空6号十个在河南省种植最广泛的小麦作为实验品种,设定15℃、20℃、25℃、30℃和35℃的温度条件,并将小麦样品调至安全水分以及高于安全水分1%进行储藏,检测小麦样品中总带菌量和菌相的变化,通过SPSS系统分析不同品种的小麦在储藏期间的霉菌活动特异性规律。实验小麦品种储存时霉菌的差异性与储藏的环境条件密切相关。小麦水分在安全水分时,温度≤30℃下太空6号带菌量最少,其他九个实验小麦品种之间的霉菌差异性不显著,温度升高到35℃时,冀麦38号与其余小麦品种之间的差异性均显著;在高于安全水分的条件下进行储藏实验,得出25℃以下十个实验小麦样品的霉菌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彼此之间并无显著差异,在高于25℃的储藏条件下,冀麦38的霉菌总量与其余所有品种都有差异性,太空6号的带菌量依然最少。实验小麦品种储藏前的优势菌都是链格孢霉和蠕孢霉,在安全的储藏条件下小麦储后的优势菌仍是田间储藏型霉菌,当小麦霉变后,轮选987、温麦6号和太空6号的优势菌为青霉,其余品种的小麦都以灰绿曲霉为主要霉菌。试验小麦样品的品质特性各指标都有不同,并且在常规储藏条件下,硬质小麦品种与中硬小麦品种、中硬小麦品种与软质小麦品种的带菌量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性,而硬质小麦品种与软质小麦品种的霉菌活动呈现比较显著的差异。储后一年的陈小麦品种间霉菌总数的差异性与新鲜小麦的品种间的差异性情况基本一致,并且所有品种陈小麦储后的储藏型霉菌总量均比新鲜小麦多。微生物活性值可以准确反映小麦储存中的霉菌活动情况,十个实验小麦品种活性值的差异性与带菌量的数据分析结果高度一致,并且采用微生物活性法检测微生物比传统检测方法更为灵敏、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