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通过盆栽种植试验,研究了 pH值为3.5±0.05、4.5±0.05、5.5±0.05、6.5±0.05的灌溉水(用HCl和NaOH调节)对2个Cd污染程度下的稻田土壤理化性质(pH值、有机质、阳离子交换量)、土壤Cd生物有效性(TCLP毒性浸出试验、1.0mol/LMgCl2提取态)以及2种水稻品种各部位(根系、茎叶、谷壳、糙米)Cd含量的影响,探讨了 Cd在水稻植株体内的迁移与累积。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pH值灌溉水对稻田土壤pH值和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影响显著,对土壤有机质(OM)无显著影响。在3个水稻生育期(分蘖盛期、灌浆期、成熟期),随着灌溉水pH值的上升,土壤pH值均不同程度地上升;随着水稻生育期的延长,各处理间土壤pH值总体呈现下降的趋势,2个水稻品种、2种Cd污染程度土壤间无明显的差异。随着水稻生育期的延长,与未种植水稻时土壤相比,各处理间土壤有机质逐渐下降。不同pH值灌溉水对土壤有机质无显著影响,2个水稻品种、2种Cd污染程度土壤间无明显的差异。不同pH值灌溉水对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值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随着灌溉水pH值的上升,CEC在2个Cd污染程度土壤、2个水稻品种及3个水稻生育期下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而各处理间随着水稻生育期的延长,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略有上升。随着灌溉水pH值的上升,2个水稻品种的土壤交换态Cd含量和TCLP提取态Cd含量均有下降的趋势。(2)不同pH值灌溉水对水稻3个生育期根表铁膜、根、茎叶、谷壳糙米中Cd含量有显著的影响。随着灌溉水pH值上升,湘晚秈12号糙米Cd含量显著下降,而威优46号糙米Cd含量却显著上升。与pH为3.5的处理相比,浇灌pH值为4.5~6.5的灌溉水,湘晚籼12号糙米Cd含量在低Cd污染程度土壤中(Cd总含量为 0.72 mg/kg)下降了 4.9%~48.1%,由 0.13 mg/kg 降低到 0.04-0.12 mg/kg,在高Cd污染程度土壤中(Cd总含量为5.22 mg/kg)下降了 45.6%-73.9%,由0.45 mg/kg降低到0.12~0.25mg/kg;相反,威优46号糙米Cd含量在低Cd污染程度土壤中上升了 65.2%~140.3%,由0.05 mg/kg 上升到 0.09~0.13 mg/kg,在高 Cd污染程度土壤中上升了 71.0%177.2%,由 0.16 mg/kg 上升到 0.28-0.45 mg/kg。显然,升高灌溉水的pH值不利于降低威优46号糙米Cd含量。(3)在水稻成熟期,随着灌溉水pH值的上升,在2个Cd污染程度土壤中,湘晚籼12号水稻Cd累积量、水稻Cd转运系数和水稻Cd富集系数均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威优46号逐渐上升。在土壤pH值为4.8~5.2的范围内,灌溉较高的pH值灌溉水有利于降低湘晚籼12号水稻Cd污染风险,但对威优46号没有降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