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镉复合暴露对大鼠肾脏毒性的研究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gy520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研究铅镉复合暴露对大鼠肾脏组织的影响,初步探讨铅镉复合暴露(联合染毒)存在的复合效应类型,研究复合效应的可能机理,为制定铅镉联合作用卫生标准、预防其对人体和动物的健康损害提供毒理学依据。方法:对初始体重为180-200g的SPF级Wistar大鼠进行90天染毒实验。用蒸馏水作为对照溶液,用含铅0.88%的醋酸铅溶液、含镉0.30%的氯化镉溶液以及这两种剂量的混合溶液对大鼠进行灌胃染毒。观察并记录大鼠一般性状及体重变化。90天后,收集12小时夜尿,对大鼠肾脏功能指标尿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UNAG)和自蛋白(UALB)进行评价。大鼠处死后,立刻摘取肾脏,除去包膜,分析天平上称重测定脏器系数,一份在-20℃保存,用于测定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黄嘌呤氧化酶(XOD)、一氧化氮(NO)、组织蛋白含量和肾脏中铅镉的含量,一份用中性福尔马林溶液固定,用于切片观察肾脏形态学变化情况。同时,收集血液,测定血铅和血镉的含量。结果:铅镉单独染毒组和联合染毒组出现明显的中毒症状;染镉组和联合染毒组出现体重降低现象;肾脏脏器系数、UALB和UNAG的值表现为联合染毒组>单独染毒组>空白组;铅在染铅组和联合染毒组的肾脏、血液和尿液的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联合染毒组肾脏和尿液的含铅量极显著高于染铅组;镉在染镉组和联合染毒组的肾脏、血液和尿液中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但染镉组和联合染毒组间无显著差异;铅镉单独染毒组和联合染毒组均出现SOD、GSH水平降低,MDA、XOD、NO水平增高,联合染毒组尤为明显。染毒组的肾脏形态学略有改变,但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铅镉对大鼠肾脏功能和形态学均有损伤作用,铅镉联合染毒时毒性更加明显。镉对肾小球的毒性要强于铅,但铅对肾小管的毒性大于镉。大鼠肾脏功能改变表现为联合染毒组>单独染毒组>对照组,但是染毒组间形态学差异并不显著,表明肾脏功能改变出现在形态学之前。铅镉均在肾脏、血液中累积,并通过尿液排放,累积量与染毒浓度正相关。镉可以提高铅在肾脏中的蓄积,并提高铅通过尿液的排泄量;铅对镉的蓄积和排泄并没有显著影响。铅镉在肾脏及血液中累积可以引起肾脏变化和脂质过氧化,联合染毒时尤为明显,累积量与病变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这可能是铅镉引起肾脏毒性的机理。铅镉对UNAG和UALB交互作用均表现为简单相加作用。铅镉联合染毒对脂质过氧化指标表现为协同作用和简单相加作用两种交互效应,这表明铅镉联合染毒交互作用存在不规律性。
其他文献
介绍了一种在视频中运用序列图像检测运动目标的方法.采用累积差分图像的策略,突出目标、消除干扰,去除背景并降低平均噪声;将图像序列分为两个阶段,分别求取差分图像的累积
目的:分析二维超声检查、三维超声能量成像技术和超声乳腺影像报告-数据系统(BI-RADS)分级标准在鉴别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期间在绵
近年来,独柱墩曲线桥的梁体横向偏移问题已是屡见不鲜,本文以某城市立交的曲线匝道桥为例,分析研究了独柱墩曲线桥梁体在内、外在影响因素的作用下其横向位移的变化规律,并在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苯并(a)芘(B[α]P)是一种在环境中广泛存在的污染物,主要产生于烟草燃烧,汽车尾气以及油炸熏烤食品,并且具有强烈的致癌性。B[α]P主要通过细胞色素P450酶系代谢,代谢产物多达30余种,
针对企业同时存在自主研发和合作研发的混合研发模式,构建三阶段动态博弈模型,分析政府补贴对混合研发模式企业的研发决策以及社会福利效应的影响,并对模型进行数值仿真模拟
介绍一种基于实时多处理器操作系统内核的视频终端设计,其中主要介绍了终端的系统结构和基于实时多处理器操作系统内核下本系统的关键编程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