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环境是人赖以生存的场所,人对环境的体悟和认知直接影响了其在环境中的表现。幼儿园是幼儿成长的主要场域,基于儿童视角,创建幼儿适宜性环境,使环境成为促进幼儿成长的潜在资源,是幼儿园环境创设的重中之重。然而,当前仍有许多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对儿童视角有意无意地忽视,忽视幼儿园环境的教育力量,已成为亟待探究的主题。人是环境的产物,但人同样可以改造环境。环境的课程价值被人为赋予,成为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幼儿处于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境是人赖以生存的场所,人对环境的体悟和认知直接影响了其在环境中的表现。幼儿园是幼儿成长的主要场域,基于儿童视角,创建幼儿适宜性环境,使环境成为促进幼儿成长的潜在资源,是幼儿园环境创设的重中之重。然而,当前仍有许多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对儿童视角有意无意地忽视,忽视幼儿园环境的教育力量,已成为亟待探究的主题。人是环境的产物,但人同样可以改造环境。环境的课程价值被人为赋予,成为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幼儿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他们经验的获得经由身体与环境间互动产生,他们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完成“精神保育”。将环境创设视为幼儿学习的过程,幼儿是发展中的人,环境要随着幼儿知识和经验的增长而不断更新,将环境的课程价值贯穿于幼儿的成长中,最大程度地挖掘环境的隐性教育意义。鉴于此,本文以贵州省某幼儿园为例,基于儿童视角开展研究,运用马赛克方法倾听幼儿的声音,了解他们眼中的活动空间、活动材料、活动墙面、活动标识以及活动吊饰。分析教师访谈内容发现,在实践中教师虽然认识到班级区域物质环境创设应以幼儿为起点,却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环境与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适配性上,尽管非常愿意幼儿的参与,却仅是开放部分“权限”给予幼儿,让幼儿帮助教师完成教师之事,教师在观念上承认幼儿的能力,行为上忽视幼儿参与。为了帮助教师了解儿童世界,则需要儿童视角,将成人视角和儿童视角融合,让环境成为幼儿的环境和“为了幼儿”的环境。幼儿是自身事务的专家,是对自己周遭环境最有发言权的人,教师应注意倾听幼儿的声音,了解幼儿的需要。在分析幼儿眼中的班级区域物质环境后发现,区域活动材料的种类、结构化属性、难易程度、新颖性影响着幼儿对材料的选择,而区域物质环境中是否有“我”的存在影响着幼儿与区域物质环境的互动,“我”不仅是“我的”,也是“我喜欢的”,其中,教师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为幼儿与区域物质环境互动的阻碍,教师的指令限制了幼儿的“自由”。对于“幼儿参与”,教师自知陷入瓶颈,却不知要如何在行动中落实幼儿参与。教师应尝试转变观念,将幼儿视为独立存在的“人”,放手幼儿参与,增强幼儿的主体意识,在此基础上,根据幼儿的需求投放适宜的材料,激发幼儿探索欲望,尝试弱化教师权威,建立平等师幼关系,尊重幼儿的主体间性。让幼儿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让他们能够真正成为环境的主人。在班级区域物质环境创设中提倡儿童视角,并非是在否定教师的贡献,而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去创设区域物质环境。实现幼儿参与,既是让教师减负,也是让幼儿与区域物质环境进行有效地互动,让他们在区域物质环境创设中获得成长和发展。
其他文献
当前,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逐步融入到教育领域,逐步成为促进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关键技术。信息技术与教育的不断融合,催生了智慧校园实质性的存在,势必会引起新的教育信息化支持下的学校教育教学模式变革的出现。智慧校园的环境中蕴含着各类新技术或媒介,教师要想灵活使用各类新技术提高教学必须要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在更好的实现自身专业发展的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然而,当下小学教师信息素
张仲景对于心悸的治疗给现代医家提供了很多思路,但《伤寒论》并没有专篇来论述如何治疗心悸,对于心悸的论述分散在六经辨证中。本研究从阴阳失调、气血失调、水饮内停的角度分析张仲景的用药特点,同时总结现代医家治疗心悸的经验及用药规律。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由网络技术发展触发的教育变革越发广泛和深刻,这推动着教育理念、途径和形式的不断变革。尤其是在教育疫情常态化的今天,线上课程也开始逐渐不断的走入了人们的生活,而线上教学方式也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学习者随时随地都可以在任何环境中完成线上教学,这使学习者具备了更多的主动性,也使家庭环境对学习者的学习效果产生了无法忽略的影响。在线上学习的群体中,初中生群体心理发展往往
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思维品质培养被列入课程目标要求,而阅读作为语言基本技能之一,是有效发展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途径。本文研究关注点为,如何设计深度阅读教学,并于课堂上平衡知识目标与多层思维目标,最终有效促进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发展。研究以两节同课异构课为素材,两节课展示于某市同一片区“发展思维能力”为主题的教研活动中。通过对比两节课上,教师话语和学生话语占比、教师情境创设、教师阅读设计环节指向、教师提问
校外补习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教育现象,校外补习治理是教育治理的热点问题。2021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双减”政策,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生态调整和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聚焦普通高中阶段,通过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对普通高中阶段的学生参加校外补习的情况展开调查和分析,从协同治理角度提出策略建议。本研究以上饶市X高中为研究对象,从高二年级系统抽样出516名学生发放自制问卷,
随着我国5G技术的不断落地应用和智能制造业的不断发展,与之密切相关的物联网行业对一线技术人员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中职学校物联网专业培养相关技术人才的要求也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物联网技术应用》是中职物联网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对培养物联网一线技术人才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因此,本文以广州市H中职物联网专业的《物联网技术应用》课程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分析该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并设计出解决方案,同时进
互文性理论运用于高中古诗文阅读教学响应了课标对传统文化教学的重视,符合教材编者编排古诗文篇目的意图,对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学生古诗文阅读能力等诸多方面都有积极影响。因此,对统编本高中语文教材古诗文篇目的互文本进行整理分析,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如何借助互文性理论解决当前古诗文阅读教学中的部分问题,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论文主要包含以下几部分内容:绪论,简述了问题提出的背景、意义,对国内外
关于教育均衡发展以及教育公平的讨论中,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问题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政府也对此采取了诸多政策与治理举措,但治理结果并不如人意,择校一直未能被有效地遏制。2019年6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1(下文简称《意见》),提出对关键领域进行深化改革,就“完善招生考试制度”这一领域规定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该政策要义被简称为“公民同招
近些年来,各种安全问题在幼儿的身上频频发生,造成了很多家庭的悲剧。这些现象已经引起了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重视,也使得幼儿园安全教育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同时幼儿园如何有效地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提升幼儿的安全意识成为重点论题。本研究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生命教育理论和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以安全教育活动为主线,通过安全知识的认识—安全技能的探索—安全意识的内化三轮行动研究来进行。在第一轮行动研
随着物联网行业的高速发展,社会对物联网技术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尤其是一线的工作人员。而物联网技术架构中的感知层涉及了大量的传感器、控制器等硬件模块,这就需要专业的物联网技术人员进行安装调试,因此对于中职物联网专业来说,切实提高学生的硬件编程能力极其重要。但是目前中职学校开设的编程课存在一定程度的滞后,所以本文将针对中职物联网专业,基于Micro:bit硬件研究开发《Python程序设计》校本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