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细胞高渗胁迫保护的新机制——甘油三酯的潜在作用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rttwytp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渗透调节是细胞的最基础生理活动之一。然而,细胞在高渗胁迫条件下的适应和保护机制仍然有很多未知的地方。 在本研究中,我们以mIMCD3细胞(小鼠肾内髓质收集管细胞)为模型,采用了Oil Red O(油红)染色,化学测定和流式细胞等技术,初步探讨了高渗胁迫对肾细胞内脂质稳态的影响。我们发现,在mIMCD3细胞中,高渗胁迫处理(550-900 mOsmol/kg,NaCl)造成了胞内甘油三酯的积累增加,进而在胞内聚集大量脂滴。选用ACC(乙酰辅酶A羧化酶)和FASN(脂肪酸合酶)的化学抑制剂TOFA以及Cerulenin伴随550 mOsmol/kg高渗共处理miMCD3细胞24h,可不同程度地降低高渗胁迫诱导的TG含量增加,并且可以造成该细胞在更高渗透压胁迫下(900 mOsmol/kg)存活率显著下降。这些结果提示我们,ACC和FASN这两个脂肪酸合成的关键酶参与了高渗胁迫下TG积累增加的部分过程。同时,我们也证明了在mIMCD3细胞中,高渗胁迫诱导的TG积累增加是一种保护性的效应。 我们进一步通过Western Blot和半定量RT-PCR的方法测定了和脂质代谢相关的转录因子SREBP1(固醇调控元件结合蛋白1),PPARγ(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γ)的蛋白水平以及这两个转录因子的部分靶基因mRNA在高渗胁迫下的表达变化。出乎我们的意料,高渗700 mOsmol/kg处理24小时后,这些脂肪合成相关的重要转录因子蛋白和合成酶的mRNA表达水平与等渗对照组相比并没有明显的变化。这些结果可能提示,在高渗胁迫下mIMCD3细胞中的TG水平的提高可能不是在相应功能基因的转录水平进行加强.,而是可能涉及转录后水平调控和蛋白翻译后修饰。
其他文献
摘要: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反思能力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起到重要作用。那么,英语教学反思到底应该反思什么呢?具体做法是什么呢?在实际的教学反思中,教师应该做到哪些呢?一个成功的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反思,在反思中积累经验,在经验中学习并成长起来。  关键词:新课改;英语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4-0080  曾子曰
学位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城市,城市人口的增加,将会带来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出现,严重阻碍了城市的持续发展。为了解决城市拥堵问题,缓解地面交
菊花(Flo.Chrysanthemi)为菊科植物菊花Dendranthem.morifoliu.(Ramat.)Tzvel。(Chrysanthemu.morifoliu.Ramat.)及其变型的头状花序(花头)。杭白菊,为我国四大名菊之一,是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