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收入、支出及运行现状分析——基于对甘肃、宁夏、新疆三省中小学校的调查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mlivefor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西北少数民族多处于边远贫困地区,其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的现实是制约该地区教育发展的一个主要矛盾。本文以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三个具有代表性的西北少数民族比较集中的省(区)为例,通过对全国及三省(区)省级层面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合在各省区的样本中小学所做的实地调查数据,对我国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现状进行较为详细的描述和分析,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与建议。   2005年12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要求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按“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共担、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组织实施”的基本原则,逐步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新型经费保障机制。新机制实施以来,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有很大增长,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收入来源、公用支出及经费管理等方面的状况也有明显改善,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预算内教育经费比例逐年稳固上升,各级政府财政已成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和最终保障。然而义务教育的投入仍显不足,现有的财政补助标准和预算内公用经费拨款标准仍显偏低,应继续加大政府对义务教育,特别是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以适应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   近年来,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校收入保障水平较从前有明显提高,学校正常运转基本得到保证。然而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部分中小学校财务制度仍不健全,执行不力,学校的财务透明度不够,缺乏民主监督机制。因此,应进一步建立健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预算编制制度,各项收支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并按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的规定办理资金支付。同时建立稳定有效的校长及教师激励模式;建立健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就学资助体系,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农村贫困生的资助力度。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应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和支持,社会捐赠也将对扶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教育事业发挥不可低估的作用。  
其他文献
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企业的竞争环境正从以往相对稳定的静态环境转变为日益复杂多变和充满不确定性的动态环境,动态经营环境对企业竞争优势的构建和保持,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合唱是开展课外活动的主要形式,是小学音乐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质量的高与低将直接影响音乐课堂的水平.在当前核心素养背景下,音乐教师在教学中要选择恰当的方式实施合唱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对于国民经济和城区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促进和带动作用。1985年大连中日淑美服装有限公司在大连市沙河口区成立,开创了外资企业在大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