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索寓言态度特征研究:基于评价理论

来源 :长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qinxiaof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评价理论可以有效地分析不同语类的各种语篇,但基于评价理论的伊索寓言研究却很少有人涉及。伊索寓言通过对拟人化的动植物的情感、态度和各种行为的描述来间接反映古希腊罗马的社会现实,或讽刺或说理,富含生活哲理和深刻的教育意义。本研究目的是在Martin和 White的评价理论基础上探索伊索寓言的态度特征,以帮助寓言创作者策略性地使用各种态度资源来表达其意图。所用语料是通过分层随机抽样法从Laura Gibbs?s的版本中选出的100篇伊索寓言,并对其中态度资源的词汇实现方式及其配置模式,主要的评价者与评价对象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伊索寓言的态度资源主要通过形容词、名词、动词和副词实现。从态度资源的配置来看,判断资源使用最多,情感资源次之,鉴赏资源最少;此外,除了倾向/非倾向和常规性资源,每一类表示情感和判断的否定资源都多于其相应的肯定资源。研究还发现大多数情感者是寓言故事中的角色,情感的触发涉及这些角色的各种欲望或本能、外表、言语、行为、能力、运气、所处环境状况等。主要的判断者是寓言叙述者,大多数判断对象是寓言中拟人化的角色。伊索寓言的态度特征与寓言叙述者的讽刺和说服的交际目的紧密相联。  本研究有三个方面的意义:一、扩大了评价理论的应用范围,对该理论做出了一些补充;二、对伊索寓言的语言学研究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三、对寓言教学、欣赏、和创作带来新的启示。
其他文献
舍伍德·安德森(1876-1941)在二十世纪美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称为美国现代主义小说的奠基者之一。《小镇畸人》是安德森创作生涯中最为出色的一部小说。这部作品的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