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省会城市经济增长的收敛性——基于中国30个省会城市的面板数据

来源 :浙江工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shui80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省会城市作为区域内最重要的经济体,它们之间的经济增长差距不仅直接反映自身经济质量和功能的差异,还因省会城市特有的辐射作用和区域地位,间接反映其所在区域的经济增长差距。因此,省会城市经济是区域经济的指示器和代表者。我国学者多从区域层面研究经济增长差距,鲜有城市层面尤其是省会城市层面的研究。本文即以省会城市经济为题,试图系统研究省会城市之间的经济增长收敛性,分析影响省会城市经济增长收敛性的主要因素,提出促进省会城市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本文首先阐明经济收敛性与增长理论的内在逻辑,对不同增长理论的收敛性含义进行了区分,概述了收敛性的主要分析框架、基本思想、不同分类和检验方法。   接着文章运用中国各省会城市近15年的数据,对中国省会城市的经济增长收敛性进行实证研究。研究主要是进行两种参数检验,第一种参数检验基于扩展的索洛经济增长模型,通过横截面数据和面板数据的回归分析,发现不管是全国范围内的省会城市还是按照地区划分后的省会城市都存在经济增长收敛行为。第二种参数检验是全国各省会城市人均实际GDP和全国人均实际GDP比率的单位根检验,检验表明,尽管在这十多年来全国省会城市的人均实际GDP和全国人均实际GDP的差距确实在缩小,但全国省会城市的人均实际GDP和全国人均实际GDP的比率是非平稳的,即后者要赶上前者实现经济增长的同一稳态尚需时日。   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文章提出促进省会城市经济增长的若干对策建议,主要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加教育投入提高城市创新能力、在重视外贸以出口带动省会城市经济增长的同时拓展内需。
其他文献
学位
改革开放30年来,上海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卓越的成就,2008年全市GDP为22698亿元,上海大力发展服务经济和贸易经济,形成了“三、二、一”的产业布局。同时能源消费量急剧上升,2008年能
21世纪以来,外资并购我国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的事件层出不穷。如何认识外资并购对我国企业所产生的影响,是评价外资并购和制定相应的外资并购政策的关键问题。国内企业出售股权给